吉利“油改电”的新能源布局基本失败
当然,吉利失守“自主一哥”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其过分依赖“油改电”的新能源布局。事实上,吉利很早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为了抢占先机,更是在传统的燃油车平台上改造电动车。在不改变车身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将发动机、油箱等传统动力装置全部拿掉,将其更换为电池、电机等部件,这也就是所谓的“油改电”模式。
不过,“油改电”模式下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安全性低、续航里程短、空间局促。当吉利汽车依然沉浸在这种“油改电”模式下,国内其他汽车厂商已经开始埋头研发纯电平台。显然,吉利在随后的几年误判了形势,仍然在“油改电”上倾注了大量精力,接连推出了几何A、枫叶等基于“油改电”模式的新能源车型,但是未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销量也大幅下跌,而这也是其失守“自主一哥”的原因之一。
尽管吉利此后推出了高端纯电平台——SEA浩瀚,并且基于该平台推出了极氪汽车,不过诸如供应商降级、续航缩水、车机bug较多,导致整车OTA频繁升级等负面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透支了消费者的信心和热情。本来吉利推出极氪汽车,就是期望在高端纯电领域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但结果却是口碑高开低走。截至2022年10月,极氪汽车已累计交付55600辆,较国内其他厂商的畅销车型相差甚远,距离年初全年销量破7万的目标也有一定差距。
全文总结
如果将车企比做人,那么吉利无论在单一品牌方面,还是整个集团层面,似乎都陷入了一种“精神内耗”难以摆脱。品牌层面,同价位的车型拥挤在同一细分市场,不断相互拉扯;而在集团层面,与吉利并列的十多个品牌各自发展,分散资源,也难以形成合力。同时,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决策失误,更是让吉利逐渐落后于时代。以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吉利失守“自主一哥”也确实不冤。
(来源:搜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