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十年,对于海尔和张瑞敏而言,是默默磨剑的十年,是寂寞的。
我再一次见到张瑞敏是2015年,在总理召开一次座谈会上,他正好坐在我的旁边。彼时,海尔正在“砸组织”,也就是去掉中间管理层,先后多达2.6万人。张瑞敏在交流中提出了“创客模式”,这引起了我很大的好奇。
“平台主-小微主-创客”是“人单合一”在组织上的又一场革新。十年磨剑己露锋芒,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海尔内部孵化出四百多家创业公司,张瑞敏甚至把研发中心开放,向全球发布科研课题。
如何把一家大型企业在组织上“生态化”,这个命题是全球管理学界最前沿的实践课题,作为一家跨国性制造企业,海尔的经验无疑是国际性的。
张瑞敏曾与IBM原董事长、写出过《谁说大象不能跳舞》的郭士纳有过一次交流,他把海尔扁平化的事讲给郭士纳听,后者说,“我在IBM的时候朝思暮想的一件事也是扁平化,但始终没有做,为什么?因为整个系统要变,涉及到二十几万人,一旦出事,整个企业荡然无存。”
在一次交谈中,我曾经问张瑞敏:“你怎么看外界对你改革的担忧和非议?”
他的声调突然抬高了三度,坐在一米开外的对面,我分明看到年近六旬的他眼眶陡然变红,他高声说,“如果我还在乎外界怎么看我,这场改革还搞得下去吗?”
这个场景,我曾在一篇专栏里讲述过,至今思起,历历在目。
又过去了将近十年,事实证明,“人单合一”和创客模式让海尔获得了一次组织意义上的重生。它对人的理解和重新定义,甚至是超越国界和文化的。
2016年,海尔以55.8亿美元收购美国GE的家电业务。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并购完成之后,海尔并没有派出一人参与管理,而是通过输出“人单合一”模式,再造了企业机制,从而实现扭亏为盈。
今天,海尔在全球有十二万名员工,其中3.9万名为非中国籍,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等一百多个国家的海尔员工。“人单合一”模式落实于所有海尔的组织。此外,“人单合一”已形成国际标准,世界各地有47.1万家企业在实践学习。
周云杰是1988年入职海尔的。他告诉我,今天海尔的核心管理层,有从跨国公司引进的高级经理,但大多还是在海尔浸润了几十年的“子弟兵”。“所有的管理学理论,最后都需要解决人性的问题。企业营造什么样的环境,员工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