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至17日,第八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召开。来自19个国家级新区的与会代表齐聚黄海之滨,在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激扬跌宕处开启大道之行,为推动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共商新思路、凝聚新共识。
会议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分析研判新征程上国家级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交流新区建设发展经验做法,协调解决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中,实现新跨越、赢取新突破、迈向新征程,奋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
扬帆出海,并非坦途。标杆示范,可为借鉴。
从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获批设立,国家级新区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一个个国家级新区以现代新城的模样,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拔地而起。今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国家级新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第八次国家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凝聚起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01
新时代新使命新共识
新区之“新”,不仅体现在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动能的转换、发展路径的探索,而且更深层次地体现在发展理念之新。
11月17日,西海岸新区东方影都希尔顿逸林酒店会议厅,在国家发改委的组织下,来自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的与会代表再次握手,共议创新发展,交流经验做法,为推动国家级新区发展共商新思路、凝聚新共识。
近年来,各国家级新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建设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国家级新区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交上了一份厚重的“新答卷”。
上海浦东新区深入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取得全面进展,450项改革创新任务完成比例超过90%。累计布局1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精特新”企业1601家、高新技术企业4718家,人才总量达170万人。
天津滨海新区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担当重任,演绎着产业发展“京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的荣光,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汽车、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集群。
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创新推出三级合作共建工作机制,合力推进成渝双核联动联建,两地创新组建八大产业旗舰联盟,集聚会员企业600余家、头部企业90余家。重庆两江新区集聚27万户经营主体,上市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近800家。
作为此次会议举办地,青岛西海岸新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承担着努力发展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等重要任务。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灵活优势,充分释放政策叠加效应,获批国家级改革试点50余项,30余项改革经验全国层面复制推广。2021年,“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仲华”热物理试验装置落户西海岸新区,“创新星火”在这里燎原。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本次会议的召开,是对国家级新区定位的再明确、方向的再明确、战略的再明确,为各新区精诚合作、互通有无、分享经验、共同促进、彼此发展搭建了难得的平台,必将推动国家级新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02
新作为新突破新驱动
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级新区“第九子”。华灯初上,俯瞰这方热土,山海相连、高楼林立,灯火通明、车水马龙……这座从往日荒滩上崛起的现代化新城,正绽放着夺目光彩。
“上午参观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海洋经济范畴的重点项目,我们也同样在发展智慧港口产业。”大连金普新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海峰说,通过这两天参观,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城市建设、产业发展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让人印象深刻。
青岛西海岸新区按照“一四四六”总体思路(瞄准一个目标定位,实施四大国家战略,擦靓四张国际名片,强化六大关键支撑),放大坐标,拉高标杆,推动各项工作全面提质、向更高水平迈进。践行四大国家战略,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在新区的落地启用,助力全球海洋治理。同时,新区还全面实施“一核引领、三点布局、智变融合、陆海统筹”的产业规划,聚力壮大“5+5+7”重点产业,创新“五位一体”的招商机制,“四新经济”全面起势。
王海峰表示,青岛西海岸新区与大连金普新区为同年批复的国家级新区,同为北方重要的滨海城市、港口城市,无论城市建设还是产业布局都有相似之处:都有高端化工、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上也非常契合。“在经济总量、固定投资等领域,西海岸新区也是我们的学习对象。”王海峰说,“未来我们会寻找错位发展的方向,双方发改部门也将继续紧密联系,期待下一步两个新区的深度合作。”
共享成果、同频共振、联动发展。会上,青岛西海岸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福州新区、哈尔滨新区作典型发言。四个新区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等改革创新举措,为各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这是结伴而行的再出发。
会上,国家级新区签署了《国家级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级新区跨境电商战略合作协议》《国家级新区人才交流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光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实施专家资源共享,探索全产业链分工协作,联合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促进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跨境电商合作机制,打造“产业带+跨境服务”资源对接平台,建立跨境电商政策体系共商机制,协同推进各类跨境电商开放平台建设,助力新区开放发展;通过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搭建干部共育常态化合作平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联合共建,适时开展互访、考察、座谈、联合课题研究,提升新区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新征程上,19个国家级新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不断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03
新理念新担当新未来
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
伴随着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而茁壮成长的西海岸新区,在改革创新路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密结合省委对新区提出的全面提质、向更高水平迈进要求和市委对新区提出的塑造综合实力展示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定位,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先行先试、善作善成,书写了一部经济增长高速高质、改革发展动能强劲、创新开放活力迸发、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华丽篇章,开创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新局面。
2021年7月,山东省印发《关于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2年5月,青岛市下发《青岛西海岸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倾力支持、高位推动。历史选择了西海岸新区,也成就了这方热土的拼搏与梦想。
秉承“新”的特质,西海岸新区着力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高水平建设世界一流特色海军城,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全面系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高水平推动践行国家战略取得新的更大成果,以为国担当的力度标定新区发展的高度;
聚力实体经济创新突破,西海岸新区集聚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72家国字号创新平台,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船舶海工、海洋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全面起势,高标准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绿色低碳新材料、氢能、青岛影视基地等新兴产业专业园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区篇章;
坚持人民至上,西海岸新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擦亮“四张国际名片”,聚力打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态;
……
明年,西海岸新区将迎来批复设立十周年。西海岸新区将坚定不移强化党建引领,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坚定走在前列的信心决心,以“新”应变,以“创”开路,主动对标先进国家级新区,高点站位、博采众长;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中,一马当先、示范引领;拉高标杆、拉开身位,当好全市高质量发展龙头,以一流业绩擦亮国家级新区“金字招牌”。
(来源:青岛西海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