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2023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举行。现场,济南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新黄河记者获悉,从产业规模看,2022年济南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403亿元,今年1-10月,济南软件业务收入4262.9亿元,规模总量跃居全国第七位,预计全年规模总量将跨越5000亿元新台阶。
据了解,济南作为最早的中国软件名城之一,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局面,拥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三区叠加”的优势,部省市共建“中国算谷”重大产业生态,先后获批软件和大数据两个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两个省级软件名园,软件产业生态持续提升,集聚优势日益凸显,形成了“齐鲁软件园一园引领、多园多基地协同”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汲佩德表示,济南软件产业发展具有5大亮点——
亮点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济南市以加快软件名城提档升级为抓手,2019年以来,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涵盖工业强市“1+N”90余个政策文件和软件名城提档升级专项政策。今年3月印发的《济南市加快软件名城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深入实施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名人、名院、名展“七名”工程,着力提升软件名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和带动力。
亮点二,济南软件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规模持续平稳增长,济南软件产业发展增速高于全国水平,规模总量持续壮大。2022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正式突破十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2%,济南实现软件业务收入4403亿元,增速达到12.87%,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市场主体达到5.2万家、企业主体4.5万家,工信部行业纳统企业2398家,10项关键指标连续20年居山东省第1位。今年1-10月,济南软件业务收入4262.9亿元,同比增长14.7%,规模总量跃居全国第七位,预计全年规模总量将跨越5000亿元新台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亮点三,产业链布局持续优化。济南目前已拥有相对完整的国产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生态链,浪潮云操作系统、中创中间件、瀚高数据库、华天CAD等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山大地纬、金现代等在细分领域赢得竞争优势,中孚信息、三未信安等在信息安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自主品牌应用软件数量国内领先,名企名品数量不断攀升。
亮点四,名城名园建设提档升级。济南聚焦打造一流软件名城和名园,积极争创中国软件名园,不断探索特色化发展路径。齐鲁软件园作为国内成立最早的软件园之一,2022年软件业务收入达到2850亿元,位列全国第三。以齐鲁软件园为引领,协同明湖国际信创产业园、13个市级软件园区,“一园引领、多园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加速集聚。
亮点五,软件产业生态持续提升。在生态培育方面,济南多措并举全面发展,打造生态建设示范标杆,依托软件园区、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加大对软件企业和专业人才培训力度;鼓励支持软件企业参与开源生态建设,举办开源会议活动,孵化优秀开源项目;依托驻济高校持续开展产教融合,为济南持续输送软件专业人才。
汲佩德表示,下一步,济南将聚焦加快软件名城和名园提档升级,紧紧围绕打造“产业实力领先、创新活力迸发、应用赋能多元、产业生态繁荣的中国软件名城标杆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产业创新体系强化、产业链供给水平提升、融合应用赋能深化和产业生态体系构建4大行动,实施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聚力攻坚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推进重大工程软件应用、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等16项任务,力争到2025年,济南市软件名城和软件名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