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应急管理局主要负责人等介绍《威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为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救灾救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处置保障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威海市政府办公室修订印发了《威海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预案》中明确了威海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为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市防减救灾委下设办公室,市防减救灾委办公室设在市应急管理局,承担委员会日常工作,并对专家组职责进行了细化。
同时,明确了灾害救助准备、信息报告与发布、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和保障措施五个方面的工作机制。包括:明确了信息报告的主体和信息发布的时限与要求,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灾情信息统计报送、核查评估、会商核定和部门间信息共享等工作。明确了四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等级以及相应的启动条件、程序和响应措施,并提出启动条件调整、响应联动、响应终止等相关条件和程序。从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3个方面明确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工作,并提出物资保障、通信和信息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和治安维护等10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下一步,威海市将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全市性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普及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灾害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组织实战演练,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加强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演练,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自然灾害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救助能力。此外,强化科技支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升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来源:闪电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