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链接起淄博大地的文脉与烟火,在红叶柿岩漫游柿岩仙村,在“海岱好市”生活主题街区体验“一秒入齐”,再到“这有局儿”感受城市烟火气……一系列文旅消费新场景,成为淄博新的“流量密码”,也让游客从文旅中触摸到城市向“新”力。
更新打开方式
在陶瓷琉璃博物馆,蝴蝶与灵蛇交织的琉璃花冠,成为了游客竞相拍照的网红展品。“浴火芳华——淄博琉璃灯工艺术展”是陶瓷琉璃博物馆今年新上的展厅,展出了19位当代琉璃艺术大师的93件展品,一个个美轮美奂的灯工作品被游客赞为“永不凋零的浪漫”。四季花神、太公封齐、梵高画作……琉璃艺术大师以现代审美重构传统意象,灯工琉璃作品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孟姜女知道吗?孟姜女哭长城哭的是哪里的长城?”海岱楼下,“海岱好市”齐风市井主题街区内,NPC与游客正在互动。全方位还原齐国文化的主题街区,让游客实现“一秒入齐”体验,通过沉浸式剧情游戏,将齐国历史徐徐展现,让游客们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到齐文化的魅力。
周村古商城推出了十二花神巡游和《票号风云》等节目,展现了古商城的繁华景象;红叶柿岩景区户外旅游演艺《奇幻聊斋》重磅启幕,探秘聊斋幻境;八大局北门的“这有局儿”文商旅综合体正式开业,融合了淄博的市井烟火与千年文化,成为地标级的沉浸式文商旅空间,开业首日就接待游客3.8万人次。
这些更新焕新的消费场景,正在加入游客们来淄旅游的攻略清单,也让城市品质和魅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掘金文化根脉
每逢假期,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开卷,可见文旅产业的巨大潜力。淄博,吃到了文旅红利,更渴望将“泼天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泼天富贵”,打破“快钱挣不长久”的发展瓶颈。维护城市形象和游客口碑的同时,更要考虑寻找“破题”之法,进一步推动淄博文旅高质量发展。
网红八大局,走红以来一直以市井烟火而闻名。但经过时间沉淀,八大局市场业态单一、文化体验不足,仅靠流量难以维系其发展。2024年,淄博文旅集团着手将北门旧楼改造为文商旅综合体。今年五一,一层一主题的“这有局儿”惊艳亮相,不仅保留了市井烟火的特质,更融合了特色餐饮、非遗文创、文化体验、娱乐演艺等多种业态,将创新深植于千年在地文化的土壤,有效弥补了文化缺口。不仅大大提升了游客体验,更拉长了游客驻留时间,成为新的流量引擎。
红叶柿岩作为山岳型景区,一直以来致力于将文化、艺术、创意融入景区。在自然优势之外,景区的人文演绎活动一直被游客津津乐道。今年,与开心麻花合作的实景演出《奇幻聊斋》落地,解锁文旅体验新范式。狐仙翩跹而来,书生幻境探险,剧目演出更加契合了年轻消费群体的体验需求。《奇幻聊斋》的落地与柿岩仙村的升级,充满文艺感的视听盛宴,标志着红叶柿岩正逐步向文化休闲体验度假区迈进。
这两个项目,是淄博文旅消费新场景的生动注脚。所谓“文旅”,起点在“旅”,落笔在“文”。提升旅游的“文化味”,满足游客“观文品史、体验生活”的需求,是文旅融合的必然要求。旅游消费不断升级,人们不只追求看山看水看风景,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文化体验正逐渐成为出游的考量指标。打造具有辨识度和竞争力的文旅新场景、新产品,就必须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让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游客的目光。
开启文旅新篇
当下,文旅产业正在重新洗牌。人们以旅游为契机,留下自己的“人生照片”,共创美好回忆。同时,文旅产业也正在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4月24日,在2025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淄博市4个极具特色的文旅项目亮相。红叶柿岩、颜神古镇、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海岱楼钟书阁,这四个文旅项目是淄博文旅的闪耀名片。这些特色项目,梳理了淄博历史、民俗、古建等文化资源,绘制了齐文化、琉璃文化等本土文化的基因图谱,将文化元素具象化,变为可传播、可消费的现代文化产品。特色文化项目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桥梁,成为讲述淄博故事的鲜活载体。
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60个文旅重点项目,涵盖景区焕新类、新业态类、文商旅综合类,已开工项目57个,开工率高达95%。目前,这些项目已完成投资累计13.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34.93%,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淄博,正在努力把“文旅流量”变“消费增量”,不断焕新的消费场景和文旅热点,让游客常来常新。当文旅比拼迈入拼文化、拼新意的时代,淄博以创意点亮文旅进阶之路,以更加丰富立体的文旅场景,更加优质贴心的文旅服务,不断更新游客的观察视角和体验方式,创造出近悦远来的繁荣景象。
(来源:鲁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