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安心”志愿进社区 织密社会心理服务网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10-24 09:01:40

“通过‘情绪猜猜乐’游戏,我终于知道孙子为啥总闹脾气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淮河路社区,参与隔代亲子情绪交流活动的居民王阿姨拿着气球感慨道。

近期,西海岸新区工委政法委组织“青安心”社会心理志愿服务队开展11场社区活动,以“精准服务+趣味互动+长效保障”模式,将专业心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持续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筑牢基层心理危机干预防线。

多方联动聚合力,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

西海岸新区凝聚心理资源合力,构建“政法委统筹+多部门支撑+镇街落地+社会组织执行”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依托华睿康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专业力量,联动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区教体局、区司法局等5部门,组建“心理+法律+教育”专业团队,结合镇街需求细化活动方案,实现“专业服务+本土保障”无缝衔接,让心理服务精准触达不同群体。活动期间,区人民法院提供婚姻家事模拟法庭道具,区人民检察院开发儿童防性侵课程,区公安局编制禁毒防诈案例库,区教体局提供“开学综合征”教育指导,区司法局设计民法典飞行棋普法工具,为心理服务注入专业动能。辛安街道筛选30组隔代亲子家庭精准邀约,隐珠街道配备专业投影保障基层赋能活动,薛家岛街道协调法庭场地开展模拟法庭,80余名网格员全程协助,构筑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分层服务解民忧,打造“场景化”干预模式

“青安心”志愿服务队针对不同受众设计特色活动,将心理疏导与实际需求深度融合。针对隔代亲子家庭,通过“情绪体温计”“气球消消乐”等游戏,帮助社区居民掌握情绪管理技巧,让家长“更理解孩子”;针对社区网格员,开展调解能力提升活动,讲解“aAc调解模式”等技巧,有效提升网格员化解纠纷效率;针对儿童群体,用“身体红绿灯”绘画、防性侵儿歌,让参加活动的儿童准确识别隐私部位;针对中老年人,模拟“中奖转账”骗局,让老年人群体在生活中“能识破类似诈骗”。

活动摒弃传统宣讲,采用“游戏化+场景化”设计:禁毒活动播放丁烷爆炸案例视频,民法典普及设置飞行棋闯关,防诈活动开展“气球戳破骗局”互动,让心理服务从“被动听”变为“主动玩”。

长效跟踪固成果,织密“可持续”防护网络

西海岸新区建立“活动开展+后续跟进”长效机制,推动心理服务从“短期活动”向“长期保障”延伸。活动后1周内,通过社区微信群推送知识点回顾;2周内组织“家风打卡分享会”“调解技巧交流会”;1个月内电话回访收集反馈,动态优化服务方案。同时,组建“社区红歌兴趣小组”“禁毒志愿队”“综治伙伴队”等3支自治队伍,吸纳200余名居民参与,让心理服务融入社区日常。此外,新区还构建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对活动中发现的邻里纠纷、感情纠纷等,安排志愿者单独沟通,对接社区心理服务资源,提前介入干预,筑牢基层心理危机“防护网”。

(来源:西海岸新区工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董硕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