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济宁的高度:从文化自信坚定迈向发展自信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2-27 13:38:34

历史悠久的济宁,是运河之都,更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济宁从文化自信迈向产业自信、发展自信。

2022年新春伊始,济宁市党代会、两会相继召开,这座潜力十足的城市全面奏响新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已现雏形,“任兖邹曲嘉”都市一体化加速推进,文化“两创”高地建设步入高潮。

有着“孔孟之乡”之称的济宁,在中国文化坐标维度中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儒学研究与传播做出重要指示。

牢记总书记嘱托,近年来,济宁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自觉承担起“兴文化”的时代使命,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全力打造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高地。为此,济宁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持续性的实践探索。

深层次来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繁荣,和经济发展跨越互为推动。在建设文化“两创”高地的同时,济宁经济顺势突破。

从文化自信到产业自信,再到发展自信,济宁,不仅走在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前沿,而且勇立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潮头。

推动传统文化“两创”

济宁不断做出实践探索

来到济宁,你就会感觉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沁润无处不在。而文化正是济宁现代化建设最鲜明的底色。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并成为推动时代和城市前行的重要力量,济宁做出了诸多有益探索,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过去几年,济宁深挖文化“富矿”,组织实施一批先导性、基础性的重大文旅项目,成为展现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例如,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在曲阜尼山揭牌成立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为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等重大文化活动齐名的国际儒学研究交流平台。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景区、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成为传统文化爱好者青睐的“新三孔”。

在传统文化的“两创”实践中,济宁以全球的视角来审视,从而站上了全新的高度。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走在前。济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扛起使命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世界儒学研究中心地位更加巩固,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济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从2020年开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一体举行,两大国际性文化盛事的“合二为一”,创新举动令世界瞩目。

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尼山论坛等重大品牌文化活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的“孔子文化周”“齐鲁文化丝路行”等系列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济宁,这座被传统文化滋养几千年的城市,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关注。

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互为促进的济宁样本

济宁建设的文化“两创”高地,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对外名片。“文化济宁”的名声如今已经越来越响。而且,文化也成为济宁区别与省内其他城市的一种特质,成为发展的重要优势。

优秀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来到济宁。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更是成为这座城市的请柬。

因为文化,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看好济宁未来的发展空间。无锡灵山集团、方特华强集团、华侨城集团等国内文旅产业头部企业纷纷进驻济宁,大手笔投下项目。

在理论界,关于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个普遍的公识是,两者正相关,文化的传承与经济发展互为促进。

济宁,则在实操层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更好的时代阐释。

外界注意到,近年来,济宁以“文化+”战略推动融合发展。全市共创建A级景区超过百家,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同样超过百项。

而且,济宁签约了复兴之路文化科技项目、华侨城十里画廊、梁山县水浒故城、南阳古镇等牵动型文旅项目,多个项目被确定为全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20个单体投资过亿元文旅项目纳入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济宁市研学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全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并获省文旅消费专项奖励1000万元。

文化不但带来了投资,更带来了高人气。“十三五”期间,济宁连续举办四届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5年接待游客突破3亿人次。

2021年,济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旅游总收入,再次实现较大增幅。

通过济宁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逻辑,济宁深耕优秀传统文化,将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以文化带产业,以产业促发展。这样一种相互促进、健康有序的模式,恰恰激活了济宁发展的新动能。

从文化自信坚定迈向发展自信

文化,正让济宁的突破变得更有力量。

目前,济宁培育A级景区132家、数量居全省第2位,研学旅游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6家精品旅游企业入围省“十强”产业集群储备库。曲阜市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三孔景区入选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儒学经典游学之旅”入选内地游学联盟十大游学精品线路。

济宁还在全省首个开通了研学旅游高铁推广专列,对接启动中韩线上文化交流项目,“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荣获“中国旅游营销创新大奖”,“孔府过大年”荣获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旅游营销创意奖。济宁先后被评为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十大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

2022年2月17日,中国共产党济宁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提出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的发展目标,要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传统文化,枝繁叶茂,创新中不断走向新的繁荣。未来,济宁又将依靠文化实现何种蜕变?

去年7月,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在《大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全面开创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这篇文章中,林红玉提到,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开创济宁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四个自信”其中之一便是文化自信。在过去的几年中,济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将文化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从文化自信迈向发展自信。

目前,济宁正围绕努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区、世界儒学中心、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不断做出新的努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济宁将时刻铭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珍视和守护好这片沃土上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推动世界儒学研究传播交流、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担当更大责任、作出更大贡献。

优秀传统文化,将济宁推向了新的时代高度。而济宁,则在实干创新中,不断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成为推动城市前行的重要力量,勇立时代潮头。

(来源:凤凰网山东 张顺军)

  责任编辑:于冬月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