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至26日,以“融合·创新·转化·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齐鲁医学创新转化大会在济南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联合主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科学技术协会、齐鲁医学发展(山东)有限公司、《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共同承办,吸引了政、产、学、研、用等多领域同仁齐聚一堂,共商医学创新转化大计,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26日上午,大会主论坛隆重开幕。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军继,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元英进、郑海荣,国家基金委医学科学部原副主任闫章才,首都医科大学杜杰,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刘兴国,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太广,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封立树,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于洪文,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二级巡视员王楗夫,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明,山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涛,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波,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家亮,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党工委书记、齐鲁医院党委书记陈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大会,有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高校院所和药械企业等各界参会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会议,线上直播超30万人次观看了本次大会。同期,大会还举办了18场专业学术论坛。
一、高规格启幕:政校院企共筑创新共同体
大会开幕式由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党工委书记、齐鲁医院党委书记陈鑫主持。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宋军继、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分别致辞。
陈鑫主持开幕式
宋军继在讲话中指出,要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作为科技攻关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政、医、企、产、学、研等各方力量,在“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畅通成果转化渠道、打造高水平健康服务体系”等方面,深挖合作潜力,凝聚合作共识,落地合作成果,共同把握创新发展的新机遇、拓展互利共赢的新空间。
宋军继发表讲话
曹现强在致辞中表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以创建国家医学中心为牵引,以医教研协同发展为引领,着力打造贯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一体化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山东大学将坚持需求导向、开放合作和全球视野,以推动更多成果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在全国范围“开花结果”。
曹现强发表致辞
二、八大维度成果发布,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
开幕式之后,大会重磅举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科技创新转化重要成果发布”,展现了齐鲁医学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的战略布局与硬核实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连雪洪担任主持嘉宾。
连雪洪主持发布仪式
1.平台筑基,打造全链条创新生态
济南市高端医疗装备概念验证中心的揭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前沿技术创新转化中心、医药融合创新研究中心等平台的授牌,进一步强化了产学研协同。同期成立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概念验证集群,聚焦心脑同测、物联网医学、医疗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
2.技术破局,引领医疗科技新高度
高端装备领域:全球技术领先的心磁成像设备、国内首个消化内镜手术机器人、打破垄断的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彰显“中国智造”实力;
新药研发领域:1.1类抗血小板新药进入临床、细胞与基因治疗平台投入运营、心血管疾病干预新靶点落地转化,开辟精准治疗新路径;
前沿技术领域:CAR-巨噬细胞原位编辑技术、全球首创术中脑胶质瘤快速分子诊断系统等以颠覆性技术重塑诊疗未来。
3.协同聚力,激活创新生态新动能
人工智能赋能临床试验医研产联合体、“齐鲁·智汇”科技创新大平台的成立,推动医学与AI、工程技术、科研管理深度碰撞。
针对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难题,齐鲁医院联合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设立百万级成果转化培育基金,重点支持青年人才“微创新”;同时启动国家医学中心揭榜挂帅项目征集,首期投入千万级专项资金,以“赛马式”机制攻克心血管病、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的技术瓶颈,彰显国家队医院的使命担当。
三、院士领航,聚焦前沿与学科碰撞
“院士领航”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房建成以《极弱磁医学成像技术赋能人民生命健康》为题,揭示了该技术在疾病精准诊断中的突破性应用。
房建成作主题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元英进则通过《合成生物学与应用》报告,展望了合成生物学在医药研发中的转化潜力,为与会者带来前沿学术视角。
元英进作主题演讲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医学成像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郑海荣在分会场就“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进行专题报告。
郑海荣作专题报告
本环节由陈玉国院长和娄红祥教授分别主持。
陈玉国主持“院士领航”环节
娄红祥主持“院士领航”环节
"前沿进展”环节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杰分享了心血管急危重症病因学及其在转化医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杜杰进行主题演讲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刘兴国深入浅出地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享了线粒体调控细胞命运的机制与研究进展。
刘兴国进行主题演讲
本环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彭军、副院长刘新宇分别主持。
彭军主持“前沿进展”环节
刘新宇主持“前沿进展”环节
“创新实践”环节中,陈玉国分享了齐鲁医院在急诊急救医学方向所做的理论研究,以及在具体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思考。
陈玉国作主题演讲
本环节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前沿技术创新转化中心执行主任、山东省医院协会会长赵升田主持。
赵升田主持“创新实践”环节
四、未来展望:从齐鲁样板到国家战略
大会总结环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张欣平分别从创新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学科交叉融合焕发全新气象、创新转化机制激发澎湃动能三个方面对大会亮点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强调要全力推进高端医疗装备原创性研发和国产化进程,掌握健康产业未来发展主动权。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齐鲁医学正以昂扬之姿破浪前行,将宏伟蓝图转化为护佑健康的生动实践!
张欣平书记总结发言
大会同期还成立了9个分会,共举办了18场精彩纷呈的学术分论坛。会议内容涵盖急诊医学、门脉高压、神经创伤重症、心衰治疗、伤口造口护理、消化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脑血运重建、围术期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分级诊疗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骨科医工交叉融合、新质生产力以及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转化等多个领域。与会嘉宾与代表互动热烈,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分论坛精彩纷呈
本次大会的举办,正是贯彻国家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的生动实践。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将发挥枢纽作用,依托覆盖全省16地市的转化服务网络,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卫生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完善解决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有关问题的流程和举措,破除“不敢转、不会转、转不动”的制约瓶颈。我们期待,通过搭建“思想碰撞-技术嫁接-资源融通”的转化医学平台,能催生更多医学原创成果,让实验室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降低医疗成本的技术方案,为健康中国建设锻造新质生产力,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