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山东报道 昨日,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在西班牙巴塞罗那闭幕。当地时间7日下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理事会2025-2027届主席、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在“小细胞肺癌ADC新药”专场围绕齐鲁制药B7-H3 ADC创新药QLC5508进行了口头报告1,公布QLC5508 I期临床试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更新数据研究结果。这一重要进展,不禁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齐鲁制药在ADC药物研发领域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与深耕探索。
在肿瘤治疗领域,抗体偶联药物(ADC)被誉为“生物导弹”,它由单克隆抗体、连接子和细胞毒性载荷三部分构成——借助抗体的精准靶向能力,可像导航系统般将具有强效杀伤作用的细胞毒性药物精准递送至肿瘤细胞,在减少对正常细胞损伤的同时,实现对癌细胞的高效清除。这种“精准靶向与强效杀伤”的双重优势,使其成为近年来生物医药研发中炙手可热的“黄金赛道”,为众多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了突破性治疗的可能。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齐鲁制药以“创新为民”为使命,在ADC药物研发领域持续深耕,通过临床试验的突破、新药管线的拓展、研发体系的构建,不断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ADC的作用机制(图源网络)
在临床试验方面,齐鲁制药的B7-H3 ADC创新药QLC5508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潜力。其I期临床试验中,针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更新数据研究结果,作为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入选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口头报告,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创新ADC药物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认可。截至2025年6月13日,该药物在1.6mg/kg Q2W、2.0mg/kg Q2W和2.4mg/kg Q3W三个剂量水平共入组10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数据显示出优越的安全性、突出的抗肿瘤活性和长期的生存获益,2.0mg/kg Q2W 更被确定为后续研究的推荐剂量。目前,QLC5508 已进入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等多个瘤种的II、III期临床试验,有望为更多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
在新药研发与管线布局上,齐鲁制药不断填补国内空白,加速创新步伐。今年的4月30日,其1类新药注射用QLS5132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该药物是针对CLDN6靶点的国内首个ADC药物,一举打破了该靶点创新药研发的国内空白局面。与此同时,注射用QLS5133也获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这一系列进展标志着齐鲁制药在ADC领域的研发管线持续丰富,为攻克更多难治性肿瘤奠定了基础。
图源:泰山财经
强大的研发投入与全球协作体系,是齐鲁制药ADC研发实力的坚实后盾。公司每年将年营收的10%以上投入研发,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六大研发中心——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以及中国上海、济南、海口,形成了覆盖中美创新高地的研发网络。五千余人的研发团队由海内外顶尖科学家领衔,整合全球优势资源,聚焦ADC等前沿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确保创新药研发的高效推进。
在创新模式上,齐鲁制药采用“自主研发+外部合作”的双轮驱动策略,加速ADC领域的布局。在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同时,通过license-in(技术引进)、联合开发等方式,快速切入新治疗领域。例如,QLC5508便是从明慧医药引进的创新B7-H3ADC药物,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让前沿药物更快惠及患者。
从临床试验的国际突破到新药管线的持续拓展,从全球研发网络的构建到创新模式的灵活运用,齐鲁制药在ADC药物研发领域的每一步探索,都彰显着中国药企向创新高地迈进的决心。未来,随着更多ADC药物进入临床后期乃至获批上市,齐鲁制药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用创新之力破解肿瘤治疗难题,为提升中国癌症治疗水平、造福全球患者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来源/中华网山东 作者/董硕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