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智慧高校CIO信息化专业委员会、eMOOC联盟和西北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联盟联合主办的“第九届智慧高校CIO西安论坛”在西安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AI赋能数字教育创新与重构”为主题,围绕数字基座、创新融合、数据智能、AI赋能数字校园等热点话题,共同探讨AI如何创新性地为教育赋能。
论坛邀请来自行业教育协会、智慧高校专家委员会、媒体机构等各方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讨论、评议和投票,最终产生“凌云奖”年度获奖名单。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泛在式+学社制”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荣获本届“智慧教学空间建设创新突破奖”。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副校长赵晶晶和网信办主任任松岭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在论坛上,赵晶晶受邀作《AI赋能泛在教育,数据驱动能力培养—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泛在式+学社制”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详细阐述了学校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创新举措与实践经验,得到参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近年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实施“泛在式+学社制”教学改革,“泛在式”主要解决的是理论学习体系的支持,“学社制”主要解决的是实践学习体系的支持。“泛在式”学习塑造终身能力,恒星自主研发的自主学习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打造“恒智通”移动学习终端,消除时空限制,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平台支持学生学习全程面部识别、离线提醒、知识点跳题、闯关式学习、智能助手伴学、在线考试、互评、学生学业预警、学情画像等,实时生成学情报告,帮助教师精准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全面提高理论学习质量。“学社制”实战锤炼职业素养,恒星自主研发的学社实践管理平台,支持学社运行全要素管理,包括组社、岗位、项目全周期管理,岗位证书管理,晋级管理等,学生在学社制“四真”教学场景和“六级岗位晋升体系”中逐步成长。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学生实践时长、质量、数量、创新成果,形成学生职业能力画像,驱动“知、做、好、熟、融、传”六步能力递进,平台可支持学生的实践经验和能力可量化、可视化及可评估,以信息化手段优化配置资源,提升学生技术能力与团队责任感,更好地推动学生的成长成才。
作为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一直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学校不断探索新路径,打造了高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自主开发了一系列业务系统及电子班牌、一卡通消费机等信息化终端产品,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育教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学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积极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进一步探索AI、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融合应用。全面推进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互动、融合与应用,持续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为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