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
亲爱的同学们:
欢迎大家来到四川美术学院,成为2025级的新同学。在此,我谨代表四川美术学院,对1591名本科生、589名硕士生、46名博士生,以及10名国际学生、44名港澳台学生的加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欢迎!你们的到来,为这座追寻美、创造美、传播美的艺术殿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迎新现场
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成为川美85年历史长河中最为生动的浪花,成为这个历久弥新的艺术共同体上发出的最为鲜活的枝叶,与此同时,各位同学也由此步入人生中最为难忘、最为珍贵的时光。
开学典礼
走到今天,回望全是汗水和努力。每位同学都经历了相同而又不同的风雨之路:文化学习和专业集训的双重压力,校考联考抉择的左右为难,东南西北辗转备考的步履艰辛,接到通知书之前的惴惴不安。拼搏努力,彷徨犹豫,个中甘苦,殊为不易!
同学们认真聆听
网上流传的段子经常让我惊讶,也让我深思,比如“学艺术要家里有矿”“艺术门槛太低”“投入高回报低”等等。社会对艺术、对艺术生的种种误解,本不值一提!但是,我们每个人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天赋去击碎这些偏见,却是我们的责任!
热爱,是大家走上艺术之路最重要的理由。
许多人从小就好奇于身边丰富的世界,用自己的眼和手展现心中所见,无师自通地沉浸于描绘心爱的动漫人物中。一张白纸上的一幅画,就是一次从无到有的创造。我的父母为我保留着我五岁时画的一张画,今天回看,无论我多么努力,找了各种理由,最后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张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出天赋在闪光的幼稚的儿童画。画的是一辆小轿车,从这个称谓你们就知道,这是那个时代新奇、高级的事物,就像今天的智能人形机器人,虽然它经常跌倒。我对它充满了好奇和羡慕,画下来,我便拥有了它——贫穷并不能限制我们的想象力,恰恰相反,想象力总是在贫瘠的现实中起飞,就像艺术的光彩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越来越耀眼一样。同时,这张画看起来又是笨拙、不准确、歪歪扭扭的,除了一个五岁孩子天真的热情,实在看不到任何天赋的影子。
我要感谢那个时代,因为没有短视频,我的父母看不到抖音上各种苦口婆心的人生规划师,否则这张画也不会被他们保存到今天。我更要感谢我的父母,在面对自己孩子稚拙且自以为是的爱好面前,没有早早地在投入与回报、天赋与努力的选项下,选择更为有利、更为现实、更为功利的路径,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我自己。
我很确定,我家里没有矿山,我也相信,我们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没有矿山,但我们的父母却是富足的,他们的矿山就是你们,他们从不为自己考虑,欣赏你的天性,不拘束;培养你的心性,不刻意;发现你的天赋,不功利。他们倾其所有,打磨出属于你们的光彩。
所以,我们要感谢我们的父母,他们不仅坚信自己家里真有矿,而且是最优秀最称职的挖矿人。你们值得为自己自豪,正是你们的努力和付出,证明了父母的坚定和无私!
我相信,在这里,在川美,你们都会成为最闪亮的宝石!
青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未被命名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思考,大学四年,我们该如何设定自己的人设、命名自己的人生,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该如何擦亮自己。
开放的六月
你可能已经习惯了高中集训老师填鸭式地知识灌浆和肢体记忆的机械重复,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你的学习;你可能习惯于父母、老师的督促和引领,不习惯自己成为自己的伙伴和导师;你可能对自己的专业充满信心,也可能一知半解,甚至感到迷茫和一无所知。我们该如何应对?
市民踊跃参观“开放的六月”展
大学的学习,是热情和好奇心驱动下的自主学习,是关心社会发展的学以致用的学习。所以,首先,自己必须成为自己的领航员、舵手和机械师。去制定一个小目标,从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开始吧,比如,每天按时起床吃早餐,比如,上课试着坚持不看手机,比如,每周结识一个新朋友,比如,结伴去旅行,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我们要清楚,专业并不能定义你的未来。这个世界没有和专业完全重合的行业和职业。专业只是构成这个丰富复杂世界的基本知识集群和技能集成。你们今天正在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未来也可能被迭代,甚至被取代。但不变的是底层能力,是你们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跨界能力。专业就像一棵树,不断在生长,不断分叉。你也是一棵树,需要不断生长,不断学习,同时用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去定义专业的未来和未来的专业。
今年站在这里的有一批同学,他们是四川美术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艺术+电子信息技术”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的第一批学生,这是中国艺术院校第一个“跨省、跨校、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培养,旨在培养最懂技术的艺术家和最懂艺术的工程师。这绝非简单的“1+1=2”,而是打开了全新的艺术可能。未来,你们将有机会将编程、交互设计、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入艺术创作,让雕塑“活”起来,让绘画“动”起来,让装置与观众互动参与,并成为全新应用领域的开拓者。文理分科,并非楚河汉界不可逾越,恰恰相反,今天的人类知识和突破,几乎都建立在学科的融合交叉之中。
《聚变塔:α级演算》王岑霖/互动媒体装置/2025年/尺寸可变
暑假期间,你们的学长学姐参与了川美与中国农大联合开展的科技艺术小院的乡村建设实践。“艺农”融合的新方式,不仅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更是艺术跨界融合的生动注脚。他们用艺术赋能乡村,用设计提升农产品包装,用数字艺术记录乡土文化,艺术不仅关乎审美,更关乎社会价值。当艺术与科技、与社会、与日常生活碰撞,当艺术走出工作室、走进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它的边界被无限拓宽,它的力量被成倍放大。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美育中国・曲周行”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营
川美建校85年来,从未停止自我革新,始终站在时代浪尖。在推动传统优势学科更好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学科专业的跨界融合,构建起“西部艺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态艺术与可持续发展”“科技艺术与社会创新”“航空航天与战略新兴装备工业设计”四大交叉学科融合方向。你们将面对的,不仅是雕塑刀与画笔,还有AI技术、虚拟现实、社会议题……这些既是挑战,也是充满吸引力的未来。逻辑思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武器,也是建立共识和社会协作的基本方法,艺术和审美是基于体系化合作之上的创造与跃升,它们是我们拓展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两把利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两种能力缺一不可。真正高深的武功,任督二脉必须打通。绘画与数学、雕塑与物理、设计与科技——左右互搏,迎难而上,然后一招制敌。
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高质量发展论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的学习,不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主动的目标设定和自主学习的拓展,将是最为重要的能力。
当然,我们也会有失落、不自信、孤独、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是成长的代价,也是青春的烦恼,是对未知的焦虑。
今天,我依然记得自己大学时的一个午后,那个下午没课,从百无聊赖的午睡中醒来,宿舍没有一个人,盯着窗外阳光灿烂的墙壁,地上散落着几张报纸和素描,因为不知道起来该做什么,就一直躺着,看着墙上的阳光一点一点地移动。那一刻我觉得日子实在是漫长,长得让人心烦意乱。毕业就像一千公里外的车站,而我必须光脚前往。
我必须批评三十年前的自己,这样任性的躺平是不对的。当然,我可以继续睡到第二天早上,这样既可以节约一顿饭钱,还可以顺便减肥——但我很庆幸我没有这样做,实际上,我选择了起床,去食堂吃了一碗蛋炒饭,然后去操场跑了几圈,于是,运动点燃了我的希望和热情,让自己满血复活。青春和梦想是来自心底的主宰,不仅可以化解焦虑,还能够让不确定的未来俯首帖耳。
所以,我希望和各位同学分享几点心得。
首先,拥抱世界,保持好奇。属于每个时代的艺术,都需要从未来回看才能定义的,不要局限于过去的艺术边界,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思维,探索艺术新方法;然后,扎根实践,服务社会。艺术不是象牙塔里的孤芳自赏,艺术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工具,艺术是生活开出的花;最后,扩展视野,建立方向坐标。跨界不是迷失自我,无论技术如何变化,对美的感知、对人性的关怀、对时代的洞察,永远是艺术家的核心能力。
四季如春的校园
这是一座美丽的校园,艺术、自然、土地、树林和小猫会和你们一起成长。你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刷脸进出校园,因为你们青春的脸庞就是未来的通行证。在每一个最美好的季节里,你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会和你们一起探索艺术的奥秘和力量,以艺术之光闪耀时代,以创造之力服务国家。
最后,祝大家在川美:
收获知识,收获友谊,
收获爱情,收获未来,
收获人生最靓丽的时光。
谢谢!
焦兴涛
2025年9月10日
(来源: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