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80岁也是“山”,“80后”父亲用2010天诠释“父母爱情”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2-05-12 16:29:07

成年人有一个梦魇,就是家里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2016年6月28日7时的这样一通电话,救护车、抢救、住院……76岁的母亲焦本红,经年房颤引发严重脑梗。经近3个月治疗返家时,成了右半侧肢体偏瘫、失语,不能自理的残疾人。

“生命就是时时不知如何是好。”一家人的岁月静好瞬间变成兵荒马乱。父亲赵恒祯,80岁也是山,最先在劫难中挺直身子,又俯下身子。他把3个女儿“赶”回工作岗位,在驻家护工的配合下,挑起照顾母亲日常起居、一日三餐乃至活动康复的重担。

2016年9月25日,在医院救治近3个月后,大病初愈的母亲回到家中。拍照时,父亲手中特意拿上了一个苹果。

2017年1月30日,大年初三。父亲陪母亲观看央视庆新春文艺节目。

2017年2月1日,大年初五。为了帮助母亲恢复记忆力,父亲经常给她翻看家庭相册,讲过去的故事。

2017年2月11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父母早餐后,在院子里一起晒太阳、拉家常。

2018年8月26日,父亲教母亲左手写字。

父亲敏思勤劳、讷言良善,母亲能干要强、开朗豁达。一个是本科生,当过中学教师、机关干部;一个小学未毕业,当过工人、教工。但身份和学历的差距从未影响他们之间的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半个多世纪的夫妻,几乎没红过脸吵过架。母亲突发重疾,父亲以失察之悔全力弥补,找专家、查资料,制订母亲的康复计划和心理疏导措施——

他变身“保镖”,几乎不离母亲的视线。家中凡是母亲可能出现或活动的地方都装上了栏杆、铃铛。他变身“老师”,教母亲认字、左手写字,给母亲读书读报。他变身“教练”,每天下午带母亲去广场锻炼,电动轮椅转几圈、走多少步,都是定数。他变身“厨师”,三餐调剂着营养、口味。每天给母亲吃一个海参,自己却舍不得;每隔几天都会买母亲最爱吃的羊肉汤包,母亲吃馅他吃皮。他变身“服务员”,每天吃几次药、吃什么药,何时查体、拿药,记得分毫不差;怕母亲头疼不舒服,就每天上午下午各给她梳头20分钟;母亲喜欢在可伸缩的沙发床上小憩,父亲每次必给放好枕头、掖严被角、垫实脚下……

2018年9月16日,结束例行的中心广场活动,父亲推母亲回到家中。

2019年12月1日,风很大。出门活动前,父亲让母亲背转身子,给她弄紧了围巾。

2020年7月5日,全家在酒店为母亲庆贺80周岁生日。

2020年12月24日,平安夜。上帝在哪里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父亲就是那日夜守护母亲的神。

2021年3月13日,二月初一。出了正月,母亲看着父亲收起了院子里悬挂的红灯笼。

2021年4月20日,谷雨到,鲅鱼跳。父亲给母亲展示她胶东家乡亲人快递来的燕鲅鱼。

2021年5月2日,女儿买回了鲜槐花。父亲对母亲说:“真香!中午给你摊槐花蛋饼吃。”

2021年6月9日,85岁的父亲抱起81岁的母亲,帮她去卫生间。这样的抱抱放放,每天不下20次。

2021年6月9日,父亲给母亲梳完头,查看母亲刚抹过眼药、上火的眼睛。

2021年6月19日,外孙从北京寄来了新电动轮椅,父亲要先“试驾”,感受下舒适度、灵敏度。

父亲每天6点起床,洒扫庭除,做早餐;陪母亲吃过早餐后,去市场采买,回来后教母亲认字写字;午休后,陪母亲去广场活动,做晚饭;21点前,帮忙洗漱、照顾母亲上床休息。

久病床前的牵肠挂肚、劳心劳力,父亲老得快了,背驼,走路蹒跚,耳朵也背了。可他心里眼里只有需要照顾的母亲。

2021年10月7日,国庆节不放假、无法探望老人的外孙,寄来了“京八件”。父亲选了爱吃的枣泥馅,拿给母亲品尝。

爱让灰暗的日子有光有暖。父亲侍弄的家中小院三季有花两季有果;母亲干净利索、神清气爽;女儿女婿争着尽孝,孙辈优秀上进。爱,让全家看到了生命的意义、亲情的力量、奋斗的价值。

2021年11月18日,为了说服天生怕疼的母亲输液,父亲陪着输上了健脑营养液。

2021年11月20日,因血管又脆又滑,母亲只能在大拇指上扎针输液,父亲很心疼。

可永远真的不能永远。2021年12月初,父亲察觉到母亲乏力、嗜睡、呛咳。在家输了10天液,没起色。去了医院。

母亲是坐着轮椅去的,可很快坐不起来了,肝脏、心肺功能迅速衰竭。入院23天,医院下了3次病危通知。疫情期间,只允许一个亲属陪护,我们心急如焚,几近崩溃。

“让你妈回家吧,最后的时刻,她要在亲人的怀抱里!”父亲异常坚定。

母亲见到父亲,哭了。哭声里有委屈有思念,还有“我要回家”心愿得偿的一丝欣慰。

我们忙里忙外,父亲几乎不休不眠,终日坐在母亲身边。母亲清醒时,说些安慰、鼓励的话;昏沉时,就呆坐在那儿,看着、陪着、守着。

2021年12月27日,凌晨3点,母亲去世前4小时,父亲守护在她身边。

2021年12月27日,是母亲回家第4天,也是她生病后的第2010天。清晨5时许,母亲忽然睁开了眼,父亲轻唤她的名字,握紧了母亲的手。母亲也使劲握紧了父亲的手。她的眼睛那么清亮、有神,脸上似乎有了红晕。母亲凝望着父亲,突然眼睛一眨、嘴角上翘,有点儿俏皮地笑了。

2021年最后一天。母亲出殡后第二天,几天没刮胡子的父亲翻看女儿定制的全是父母照片的台历。此年大恸,父亲将母亲永远留在了2021。

2022年5月5日,立夏。院子里母亲亲手种的蔷薇花开了,父亲剪了一枝,献给母亲。

事后父亲反复说,母亲的这一笑,他登时恍惚了,仿佛一下子回到了55年前。那是1966年春,母亲从济南的工厂调到德州,和结婚3年、在德州一中任教的父亲团聚。母亲在火车上哭了一路,见到父亲时仍泪水涟涟,眼也红肿着。“咱俩都是农村出身、从小没父母疼的苦孩子。我一定好好对你,一辈子爱护你!”父亲汗流浃背,紧张到有点结巴地说。母亲凝望着父亲,突然眼睛一眨、嘴角上翘,有点儿俏皮地笑了……

母亲的笑意弥漫整个脸庞。2小时后,溘然长逝。( 赵红卫,德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责任编辑:林岳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