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殷会利·焦墨人物画 | 笔法开张有势,运笔轻重缓急,立足传统而赋予时代创新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1-19 13:55:13

殷会利教授在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画家高研班示范教学 丁三丰 摄

“踏歌”与“逍遥”——殷会利焦墨人物画评析

中国画作为传统艺术精神的载体,在近现代受到西洋文化冲击,面临消解的危险。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整合与革新,中国画衍生出多种样式。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当代水墨艺术”作为中国画当代性探索的新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国画坛扮演重要角色。从类型上来讲,当代水墨艺术分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借助中国画语言反思后工业社会、人类社会面临的精神困境,更加侧重观念表达;另一个方向是植根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借助中国画的题材、语言创新进行当代性的探索。殷会利的当代水墨艺术,属于后一种。

殷会利的国画艺术创作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其时逢中国画变中求存之际。吴冠中先生对形式美的思考,张仃先生对笔墨的新解读,对他肯定产生了影响。自这一时期开始,殷会利尝试运用焦墨画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并一直坚持至今。观殷会利的焦墨人物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新奇,直觉上他的绘画风格、艺术样式与传统的中国画笔墨技巧并不相同。中国传统的人物画讲究以线造型,讲究赋色晕染,殷会利的焦墨人物,却不见此类。若以此就断定他的作品非传统,多少有点武断。他选择焦墨这种表现形式,选择人物作为表现对象,一定是经过深入思考的。相信他的这种思考,是建立在“什么是中国艺术精神?”这一前提之下展开的。在相当长的时间以内,我们一直以为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是“守成的”,是“继承的”,其实不然,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是“变中求不变、不变中求变”的“动态美学”。这个“动态美学”的基础就是一个“变”字。这恰如周易八卦中的“阴阳”,《孙子兵法》中的“奇正”,阴阳相生、奇正相合,无竭天地,不可胜穷可见,般会利所打破的,是传统的表现样式,而不是传统的艺术精神。他非但不排斥继承,而且还非常注重对传统艺术精神的吸收。只不过他所理解和吸收的传统,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变中求不变、不变中求变”的辩证精神。“法与不法”是“变与不变”的外在表现,不变,即是有法,变,即是无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石涛讲“化与不化”也是这个道理能够站在一个高度去看待传统,吸收内在精神而摆脱外在程式的拘囿,是非常难的。中国画的美学精神是通过“意象造型”来完成的。我们可以看到汉代霍去病墓的雕塑与秦代兵马俑有很大区别,这是因为汉代在完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体系以后,确立了“意象造型”这一艺术表现形式,或者说自汉以后,中国的雕塑及绘画艺术,皆重视“意”“气”“神”“韵”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这种表现方式是一种主动地取舍和选择,是由中国哲学思想决定的中国样式。

殷会利焦墨人物画大量运用焦墨、重墨、浓墨、渴墨、亮墨表现的人物形象,抛弃了人物细枝末节的局部特征,强化了对整体视觉感受的表现,因此增加了冲击力和整体感。这恰如汉代画像石中表现的几乎仅见人物轮廓的功臣烈士形象,虽然简约,但是人物性格神态毕现。这是对中国画“意象造型”的继承和发展。古语云“有笔有墨谓之画”,殷会利的焦墨人物既有运笔,又有运墨,自然不是脱离传统的臆造。他

的笔法开张有气势,在运笔轻重缓急、偏正曲直之间,多了许多变化,少了许多拘束。以焦墨入笔法,多了些苍茫气象。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有“老墨”的说法,意近于“焦墨”。他言:“此种墨法,全藉笔力以出之,用时要飒飒有声,从腕而来,非仅指头挑弄,则力透纸背,而墨痕圆绽。如临风老树,瘦骨坚凝,危石倚云,以及霜皮溜雨,历乱繁枝,鬼斧神工,几莫能测者,亦胥是乎得之。”殷会利的焦墨人物画,“计黑当白”赋予了画面诸多的变化。他自己曾经说道:“焦墨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五色’,但是根据墨的浓度、疏密可以分为焦墨自身的'五色’。此外,焦墨有‘虚’、‘实’之分,可以说是黑白形的比较,它更注重节奏、疏密、结构。”所以说,殷会利的焦墨人物,不是只有黑白两色,而是借助画面上黑色与白色、正形与负形的交错运用,以及画面疏密节奏的把握,产生丰富的变化。黄宾虹《九十杂述》:“墨为黑色故呼之为墨黑。用之得当,变黑为亮,可称之为'亮墨’”。于“一色”中求“两色”、求“五色”、求“无穷色”,可以说是难中求难、险中求险。他能够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下来,并逐步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笔墨体系,实属不易。

最近几年,殷会利的笔墨技巧日臻完善,创作出一批尺寸巨大,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比如有《祥光大巴扎》《使鹿鄂温克的新生活》《几代人》等。这些民族主题美术创作反映了他对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他开放的艺术观念。《祥光大巴扎》表现新疆人民赶巴扎的场景。整幅画面人物众多,他借助线条的疏密黑白的转换、墨色的轻重把集市上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物表现得井然有序,同时又不失热闹气氛。这体现了他画面构图的组织能力以及笔墨的驾驭能力,同时也反映出他扎实的素描造型功底。《使鹿鄂温克的新生活》是他最近两年创作的另一幅力作,画幅巨大,表现鄂温克人的生活场景。与《祥光大巴扎》一样,人物众多这似乎是他的有意选择。在画面中安排大量人物,然后通过人物的组织安排,排列组合,形成一种高低错落的节奏感。通过画面取舍以及黑白色块整体感的强化,来达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不失统一的效果。他对画面整体视觉效果的强化没有抛弃细节,有时候画面的局部细节恰巧增强了节奏感。比如《祥光大巴扎》中柳条的刻画、《使鹿鄂温克的新生活》中摩托车的描绘,以及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人物神态特征的表现,都反映了他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当前,时代赋予了中国画创作者更加具有挑战性的使命,即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要寻找笔墨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固守成法、敢于突破与创造的“踏歌行”与“逍遥游”。“踏歌”需要“得意忘形”的姿态,“逍遥”需要“快意人生”的酒脱。殷会利的焦墨人物,立足于传统精神而不被传统样式拘囿,把设计中的正形负形、西画中的明暗光影引入画中,进而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雄浑气象”。这种不同于案头笔墨玩味的“雄浑气象”,是其作品视觉冲击力的来源,也是其为中国画当代性探索做出的贡献。

(文/赵盼超,艺术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殷会利作品欣赏

大路 纸本焦墨 192cmx156cm 2014年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家庭1 纸本焦墨 180cmx97cm 2010年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家庭2 纸本焦墨 180cmx97cm 2010年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巴扎百态 纸本焦墨 180cmx97cm 2010年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金珠玛米修的路 纸本焦墨 200cmx300cm 2011年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巴扎百态2 纸本焦墨 180cmx97cm 2010年

69879b972b8421b424bad48fec943d20.png

苗族少女 纸本焦墨 137cmx67cm 2014年

(来源:中国民族美术)

画家简介

殷会利丨初心永驻——《延安五老》创作谈

殷会利,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民族美术艺委会名誉主任、《中国民族美术》主编、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中宣部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国美术家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美术展览,参加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参加中华文明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参加《灵感高原》《天山南北》《浩瀚草原》《七彩云南》《美丽南方》作品展。重大题材美术作品《瓦窑堡会议》被中国党史馆收藏。重大题材美术作品《俺答封贡》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出版论文集《民族美术教育研究》《殷会利焦墨作品集》《邮票设计札记》《相宜美术作品集》。主持“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一至五届美术作品展。发行的邮票作品:中国——俄罗斯联合发行《马鹿》、中国——印度联合发行《白马寺与大菩提寺》、中国——伊朗联合发行《西安与伊斯法汗》。

  责任编辑:康裕新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