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山东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06-19 09:09:02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仲夏时节,山东各地万物丰茂,乡村田间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一个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惠及百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山东“三夏”进行时

图片新闻

6月17日,收割机在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冬小麦育种试验田里收割小麦。眼下正是“三夏”农忙时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夏收、夏种、夏管等农事活动,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麦香盈满舱夏粮收购忙

“三夏”大忙时节,随着小麦有序收割,夏粮收购也进入高峰期,山东省各区县早准备、早安排、早落实,多措并举,积极备足仓容和资金,全力做好夏粮收储工作。

在临朐县沂丰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一辆辆装满小麦的货车排着长队停靠在收购点,工作人员则快速进行过磅、检测、扦样等处理,再通过机器除杂,将粮食由传送带送入粮库内。公司总经理李佩东介绍说,今年公司敞开收购、以质论价,公司会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收购价格,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户利益。

让“土特产”成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山东各地还在产品上追求“全链条”、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

山东莱西的马连庄甜瓜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今年,当地改变单一种植的模式,引进深加工企业,开发饮料,延伸产业链,预计今年甜瓜产值将突破10亿元。

济南平阴:盘活闲置资源特色产业带动促发展

夏沟村是平阴玫瑰的发源地、石头村落的传承地。目前,有10余家玫瑰加工企业落户夏沟村,村民通过玫瑰繁育销售、技术服务和玫瑰企业打工,获得了长期稳定收益,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

聚力农旅融合。依托玫瑰特色、传统民俗古村落资源,夏沟村高标准打造玫瑰文化主题展览馆、玫瑰供销合作社、玫瑰艺术基地等多个主题场馆,多元化将玫瑰同艺术研学相结合,助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枣庄袁寨山石榴幼果长势喜人

6月18日,枣庄袁寨山的石榴园内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幼果,它们如同颗颗璀璨的绿宝石,点缀在绿叶之间,闪烁着诱人的光泽。近年来,枣庄依托资源禀赋,把发展石榴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不断丰富“石榴+”组合产品,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济宁:水果“抢鲜”上市甜蜜产业助振兴

济宁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种植,做优水果特色产业,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

眼下是各种水果集中上市的季节,在邹城市峄山镇牙山庄村油桃收购站,村民将刚刚收获的油桃分拣称重、包装上车,发往全国各地。牙山庄村油桃种植面积2000多亩,通过发展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拓宽销售渠道,每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

眼下,桑葚进入采摘期,在微山县微山岛桑葚采摘园内,游客们穿行在桑树间,一边采摘一边品尝。

近年来,微山岛镇依托特色林果资源,积极探索集生态观光、休闲采摘、体验乡村游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不断带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东平县老湖镇:多彩锦鲤“游”出产业致富路

近日,在东平县老湖镇雨田渔业养殖基地,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投放着各类锦鲤鱼苗,伴随着清脆的水声,鱼苗欢快地跃入水中,水花翻腾。

随着雨田渔业锦鲤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提升,老湖镇的渔业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下一步,老湖镇将不断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拓展销售渠道等举措,将锦鲤产业打造成为镇域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当地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滨州惠民县李庄镇:小蒜头成为致富大产业

近日,滨州市惠民县李庄镇的新品种四六瓣大蒜正式上市。新品种四六瓣大蒜价格好、销售旺,蒜农喜获丰收,小小蒜头打响了致富“金蒜盘”。

李庄镇种植大蒜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现有种植面积12000余亩。该品种蒜头的特点则是形状圆润,蒜瓣突出,标准的4—6瓣,辣度适中,适合鲜吃、加工和出口,亩产可达650公斤,效益高于其他品种25%以上。

耕牧蓝海,向海图“粮”

日照:一尾鱼“游”出一条链

位于黄海之滨的日照海域面积6000平方公里,耕海牧渔的日照抢抓三文鱼产业发展机遇,规划了集三文鱼苗种繁育、网箱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疫苗饲料、品牌建设等于一体的三文鱼全产业链,努力让辽阔海洋变成更加丰盈的“蓝色粮仓”。

在位于岚山区的山东港口高端海工装备产业园内,“财金海上粮仓贰号”网箱正在建设中。这座约有11层楼高的三文鱼养殖网箱,可实现放苗、投料、回收、加工等全过程自动化,并对周边海域水温、饵料等各种海洋水体资料进行全时段监控。通过运用新技术,“财金海上粮仓贰号”网箱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海上养殖装备抗风浪性能低、人工喂养成本高、养殖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还能实现三文鱼近海养殖的集约化和智能化。

“蓝色粮仓”离不开优质渔业“芯片”的有力支撑

2023年,日照市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国内仅有的“水科1号”“全雌1号”两个三文鱼种源基础上进行扩繁,实现了国产三文鱼种源可控。与此同时,日照市与中国海洋大学、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合作的8个良种培育与苗种繁育研发平台也在搭建中。

从良种繁育到驯化养殖,从精深加工到科技研发,日照在三文鱼产业链上不断补链、延链、强链。目前,山东财金万泽丰三文鱼产业科创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和三文鱼加工车间已全面封顶,投资10亿元的三文鱼苗种产业基地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耕牧蓝海,向海图“粮”。经略海洋的日照已构建起“陆基-近海-深远海冷水团”三文鱼陆海接力养殖新模式,一尾三文鱼正在“游”出一条产业链。

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一幅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加快铺展

(来源:闪电新闻)

  责任编辑:董硕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