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DeepSeek谈艺 | 李妙染:墨色生香,字里行间透露出古今相融的韵律和美感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4-29 14:22:44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宣纸之上,墨色游走,时而如老僧入定,时而似惊鸿掠影。在李妙染的笔墨世界,传统与当代悄然相遇,碰撞出令人心驰神往的艺术火花。他的画作近年愈发显出不凡气象,色彩明艳处如春园怒放,墨线勾勒时又似秋潭映月,那些出人意料的笔触,恰似“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率性,却是才情与功力的自然流露。

李妙染师从名家姜宝林,得其抽象概括之精髓,在大格局的把握上已臻上乘。然细观其作,虽有师承之脉络,却无模仿之痕迹,这恰是艺术创作最难能可贵之处。当代艺术强调个性表达,真正的独立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在传统沃土中培育出独具时代审美的艺术新枝。他的绘画图式既有传统的筋骨,又洋溢着当代的气息,墨色间流淌的是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国画竖幅

68×34cm

书法一道,李妙染更是独辟蹊径。他的字迹直率而不失精审,沉强中透着灵畅,博大处见松活,放逸时无张狂,奇险时不诡诞。这种看似矛盾的风格统一,实则是艺术家性情与修养的自然外化。

李妙染的篆书犹如青铜器上斑驳的铭文穿越时空而来,在宣纸上投下凝重而灵动的剪影。观其线条,既有金石铸刻般的凝重质感,又饱含毛笔书写特有的韵律节奏,这种完美融合使他的篆书既古意盎然,又生机勃发。结字章法上,李妙染常作大胆变形处理,或伸长垂笔如悬针,或压缩结构似叠石,在保持篆书基本体势的前提下,赋予每个字独特的表情与姿态。墨色运用尤为精妙,浓处如漆,淡处若烟,飞白处似有若无,营造出“屋漏痕”般的自然意趣。

篆书斗方

68×68cm

隶书创作则展现出另一种艺术维度。用笔上,他创造性地将行草笔意融入隶书,横画不再一味追求“蚕头燕尾”的程式化处理,而是根据整体章法需要作灵活变化,时而厚重如磐石,时而轻盈若飞燕。转折处多见方中带圆的独特处理,既保留了隶书的骨力,又增添了书写性的流畅感。章法构成尤见匠心,字距行距的经营看似随意,实则暗合音乐节奏,整体呈现出“星汉西流夜未央”般的韵律美感。墨色变化丰富自然,浓淡干湿一任天机,将隶书的庙堂气象与文人意趣完美统一。

隶书横幅

34×68cm

更难能可贵的是,李妙染的艺术疆域远不止于书画。篆刻、诗文,皆有所长,且能将诸艺融会贯通。他的作品常常是诗书画印四位一体,这种综合性的艺术表达,既承续了传统文人的艺术追求,又赋予了当代的审美内涵。篆书的古拙、隶书的端庄、楷书的严谨、行书的流畅在他笔下各得其所,各展其妙。四十年来,他始终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不因循守旧,不随波逐流,在书法、篆刻、美术、工艺的交汇处,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新天地。

细品李妙染的作品,表面看似粗头乱服,实则暗藏玄机。那种“看似寻常最奇崛”的艺术效果,背后是苦心经营与精湛技艺的支撑。他的创作充满激情,却从不拘泥于工艺化的细枝末节;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细如发。这种收放自如的艺术表现,是数十载寒暑不辍的积累与思考。

在这个艺术风格多元并置的时代,李妙染坚持走一条既属于这个时代、又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道路。他的艺术作品既有传统的深度,又有当代的锐度;既有技法的精度,又有情感的温度。墨色生香处,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纸上的艺术,更是一个艺术家对传统的敬畏、对创新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汉砖拓片题跋

34×68.5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行书小品

24.5×36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篆书横幅

20×62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行书对联

68×17cm×2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隶书横幅

34×68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隶书对联

68×18cm×2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篆书小品

42×32.5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印稿题跋

29.5×21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篆书对联

54×15cm×2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印屏题跋

138.5×59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隶书对联

54×15cm×2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国画竖幅

68.5×34cm

27c76c8c03b83d28501df1dcddb0340.png

汉画像拓片题跋

34×69cm

艺术家简介

李妙染·陶瓷印丨真率豪纵、意古貌新,充分表达了大写意印风的精神

李妙染,又名李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专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导师,《青少年书法报》副社长,京华印社副社长,中国文化促进会书法篆刻院研究员,大米艺术主编,云艺拍美术馆艺术总监,武汉大学博士。

  责任编辑:康裕新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