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持正而立:曹俊以76幅新作在荣宝斋书写文化自信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10-08 16:59:55

中华网山东报“持正——曹俊乙巳作品展”近日在北京荣宝斋当代艺术馆盛大开展。今天是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人们还沉浸在假期的快乐当中,不少家庭带着孩子、艺术爱好者约上同好,专程将这场展览作为假期收尾的“文化彩蛋”。作为曹俊与荣宝斋十年之约的第四场展览,此次展出的76幅新作涵盖新宋式、宇宙、荷花、屏风、书法五个系列,以“坚守正道、传承经典”的核心命题,为观众铺展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东方美学长卷。

主题“持正”:锚定传统的精神坐标

“持代表坚守,正代表正道、经典。”曹俊在开幕现场为观众解读展览主题的深意。这一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既是对南齐谢赫“骨法用笔”等古法的接续,也传承了北宋李成、范宽山水作品中敬畏自然的磅礴气象,更延续了元代文人画家以笔墨彰显人格风骨的精神内核。

对曹俊而言,“持正”的底气源于跨文化视野中的文化觉醒。“在西方艺术博物馆里,我突然发现真正给我能量的是中国的东西,中国文化才是我灵魂深处的根基。”这种体悟转化为他“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创作态度——既要在艺术上精进突破,更要以作品传递中国文化精髓。从首次的“回归”、其次“融合”“务本”到如今的“持正”,曹俊的创作轨迹清晰勾勒出一条扎根传统、面向当代的艺术路径,明年即将呈现的“开物”展更将延续这份文化探索。

系列作品:传统基因的当代转译

新宋式与泼彩:古法今情的诗意碰撞

新宋式系列的十幅泼彩山水是此次展览的焦点,代表作《流金旋舞》《云扶玉嶂》以流金溢彩的视觉效果诠释“宋式今情”,被著名美术史学家薛永年评价为“神与物游、名不虚传”。曹俊将文人画的人文精神与宋代审美规则相融合,又注入当代材料与表达手法,使作品超越“宋式写实”的复刻,弥散出深沉的哲学意味。

《云扶玉嶂》200x100cm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出的泼彩作品是曹俊时隔十年后的技法新探。他打破中国画与油画、工笔与写意的界限,以毛笔笔触赋予画面强烈的运动感与书写性,形成与古人及张大千等前辈截然不同的泼彩语言,被视作“纯粹的中国画形式创新”。

荷花与宇宙:色彩叙事中的生命张力

荷花系列中,两幅宽4米、高2米的巨幅作品尽显艺术雄心。曹俊以作书之法作画,通过笔触的抑扬顿挫与顺锋逆笔,塑造出仪态万方的芙蕖形象,强烈的色彩对比中透着生意盎然的生命力,兼具古拙书卷气与当代浪漫主义色彩。

而在以“曹俊蓝”为标志的抽象系列(宇宙系列)中,东方美学与西方表现主义实现精妙对话。这种曹俊耗费4年研发的独特蓝色,灵感源自新西兰海底与南北极星空的自然奇观,以阿富汗青金石为基底加入金云母提升明度,最终呈现出“既深沉又明亮、既静谧又热烈”的独特质感。如今,这种被加拿大厂商命名为“曹俊蓝”的矿物颜料已获国际专利,成为其跨文化艺术表达的鲜明标识。

书法与题诗:书画同源的初心坚守

首次亮相的书法系列是此次展览的惊喜。11幅行书自作诗不仅展现曹俊“日课不辍”的书法功底,更直观诠释了“书画同源”的创作理念——“早晨研墨写字,已成为进入中国艺术传统训练的日常习惯”。更难得的是,76幅展品中有50幅配有原创诗词,诗画交融的呈现方式成为曹俊向传统致敬的独特表达。

这种坚守让曹俊的作品获得国际学界深度认可。波士顿学院专门成立“曹俊哲学研究小组”,以4年半时间完成纯粹学术性研究与展览策划,为他敲开欧美高等学府的大门。

“我不想做转瞬即逝的明星式艺人,而是要当坚守艺术正道的艺术家。”60岁的曹俊依然保持着每天从清晨到深夜的创作节奏,此次展出作品除一幅借展旧作外,均为过去一年的新作。在他看来,艺术家的“持正”不仅是技法与理念的坚守,更在于以作品为媒介,让世界看见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生命力。

在荣宝斋的百年展厅里,曹俊用笔墨与色彩证明:当传统根基足够深厚,当代创新便会拥有穿越文化边界的力量。

走向无边的大地——著名艺术家王刚走进文化视界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周龙

图片来源:凤凰秀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艺术家简介

曹俊 | 他拿着毛笔走进西方世界,以诗词书法向传统文化致敬

曹俊,著名旅美艺术家、纽约拿苏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国画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工作室导师。先后获得巴黎卢浮宫国际艺术沙龙展金奖,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时代艺术创新奖”、日本国际元宇宙大会艺术论坛“国际前卫艺术领袖奖”、纽约杰出艺术家奖、洛杉矶杰出艺术家奖。作品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展等中国重要展览。先后在中国美术馆、美国波士顿学院美术馆、北京荣宝斋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十余次。代表作入编中、美大学教材,及《荣宝斋画谱》。作品《春消息》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荷语凝香》等作品陈列于新西兰国会及多国使馆。先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学院、费尔费尔德大学、罗切斯特工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校举办中国艺术专题讲座。

  责任编辑:周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