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阅历会磨砺你的心性,褪去浮夸虚伪,只求本真。
——杜松儒
现在想一想,我是幸运的。虽然20世纪70年代物质条件有限,但是我出生在一个崇尚艺术的家庭,一直没有离开过中国美术界。一岁多时,因为唐山大地震,我们全家住在天津美术学院的防震棚。那时还有许多老一辈艺术家,比如秦征、溥佐、孙其峰、王颂余等先生,以及美院的许多老师也住在那里。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乐融融,艺术氛围非常浓厚。我妈妈是搞雕塑的,爸爸是画中国画的,从小我就在爸爸的画案上胡乱涂画。记得七岁时,我画过一张中国画《鱼》,爸爸说画得好,特意帮我裱了起来——这是我保留的唯一一张那个时期的作品。

两岁时和父母、哥哥在一起

七岁时的水墨画
上高中时,我并不是特别喜欢画画,觉得天天画素描太枯燥。即便后来考入天津美术学院,我也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晚上或课余时间拼命用功,反而把大量精力放在打网球、交朋友上,还拿过天津市大学生网球比赛双打亚军。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些后悔,感觉虚度了几年光阴。幸好那时候看了很多画册和书籍,在家里,从父母和他们的朋友之间的言谈中,我眼睛看的、脑子里装的,始终离不开艺术的符号与信息。父母也经常带我参加艺术活动,让我多次近距离接触叶浅予、李可染、黄胄、吴作人等大师。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我的艺术见识和综合素养不知不觉提高了不少,但也越发显得那时候的自己眼高手低。
艺术作品的确需要时间和心血去打磨,常年不间断地练习是一位画者必须经历的阶段。到了大学毕业创作时,我的触动特别大,看到同学们都画得有模有样,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作品虽然样式还算新颖,可表现手法太简单,掌握的技法远远不能表达心中所想。从那时起,我才真正开始专注并喜欢上绘画。我必须学出个样子,对得起父母,更对得起自己。我非常感恩父母,他们不仅给我提供了优越的从艺环境,还一直那么爱我、支持我。尽管艺术之路艰辛,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和日本的同学们在一起
因为上大学时非常喜欢黑崎彰先生的作品,得知他在京都后,我便决定前往日本留学。出国前,父亲给了我充足的生活费,希望我专心学画,不必为生计奔波。我哥哥早年已在日本立足,他的经历让我深信自己也能做到。到日本后,我先进入语言学校学习,同时自力更生,靠打工负担学费和生活费。第一年回国,我将生活费全部还给了父亲,他显得既惊讶又心疼。我还用自己挣的钱为父亲买了一台徕卡M6相机,为母亲买了一条项链。
记得我刚到日本时,租了一间条件简陋的“铁皮房子”,连厕所都在外面,还找了一份凌晨三点开始送报的工作。这份工作我坚持了近五年,风雨无阻,从未请假,甚至父母来看我时也没有休息。那段日子极大地锻炼了我的毅力,培养了我的处事态度。留学期间,我同时做着高尔夫球场捡球和高级会员制酒吧的工作,每天至少打两份工,却从未耽误学业。这段经历磨砺了我,让我如今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处理繁杂事务时,仍能保持耐心与条理,这份能力大概正是那时起早贪黑所培养出来的。

在日本留学时打工的状态
在酒吧工作期间,我被提拔为店长,并结识了常来光顾的京都精华大学校董吉田美代女士。70多岁的她得知我渴望随黑崎彰学画,却苦于没有门路,便主动为我写了推荐信给学校事务办公室。经她引荐,我终于见到黑崎彰先生,并以进修生身份开始学习。后来,我的版画作品入选了竞争极为激烈的日本第68届版画展,我也因此获得了报考他研究生的资格。读研期间,我一改以往的懒散,全心投入学习,连黑崎彰先生都劝我适当休息。通过系统学习和打工的双重锻炼,我不仅提升了眼界,心性也愈发踏实,摒弃了许多浮华之气。之后,我的版画荣获日本京展金奖,该奖项相当于中国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领奖当天,我因打工来不及换正装,便穿着皮衣、牛仔裤,拎着摩托车头盔赶到现场,结果被黑崎彰先生严厉地批评了一顿。现在回想,那段留学生活弥足珍贵,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的创作与人生。

1999年
在日本京都精华大学版画大学院的版画工房里

在日本学习时的工作台

2000年
在日本获版画新人奖的颁奖典礼上
日本版画家野田哲也先生也对我产生很大影响。有趣的是,我在日本求学期间并未见过他,直到某天他来校参观时,经过我的工作坊,隔着玻璃看到我的一幅裱好的版画背面,说了一句“这画挺有意思”。事后同学转告了我这句话,我不禁琢磨:为何他只看背面就觉得有意思?后来我恍然大悟,是那种斑驳自然的肌理效果打动了他。受此启发,我经过反复实验,逐步确立了自己的版画语言,创作热情自此一发不可收拾。2023年,在深圳观澜国际版画基地,我终于见到野田哲也先生,并当面聊起这段奇妙的缘分,两人大笑不已。在日本的点点滴滴,既精彩又有趣,成为我人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和宝贵财富,至今仍在滋养着我回国后的工作、生活与艺术创作。

在中国深圳观澜版画基地
偶遇版画家野田哲也先生及夫人
最滋养我的始终是我的家庭,他们带给我特别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留学回来20多年,我有幸能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获得了无可替代的爱与鼓励。所以2023年父亲离世时,我没有在公开场合落泪,因为每每想起父亲,我心中没有遗憾,他把光热和作品留在了人间,我们不应感到失落。我哥哥也非常了不起,父亲走后,他把父亲所有作品都交给我,嘱咐我一定要把父亲的艺术传承好、发扬好。目前,我正在系统整理父亲的全部文献和作品,预计2027年在全国多地举办父亲的大型艺术回顾展。

和父母在承德外八庙

1993年和父亲杜滋龄在香港

哥哥杜森在博士毕业时拍摄的全家福
我以前爱好很多,喜欢时尚、爱玩、爱热闹,如今除了工作,更愿意陪陪家人、画画,尽量推掉应酬,
朴素简单地过好每一天。
(文/杜松儒)
杜松儒作品欣赏

杜松儒《过客》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0年

杜松儒《涅槃》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0年

杜松儒《山的语言》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0年

杜松儒《尘界》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1年

杜松儒《感情生活》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1年

杜松儒《贺兰山印象》
纸本设色
68cm×46cm
2011年

杜松儒《米脂的山》
纸本设色
68cm×46cm
2011年

杜松儒《方向》
纸本设色
248cm×122cm
2018年

杜松儒《山水清音》
纸本设色
248cm×122cm
2018年

杜松儒《大地》
纸本设色
110cm×95cm
2019年

杜松儒《青铜时代》
纸本设色
122cm×248cm
2020年

杜松儒《吾之山》
纸本设色
240cm×200cm
2021年
(来源:地道艺术)
画家简介

杜松儒,1975年生于天津一个艺术世家。199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1998年赴日本京都精华大学版画大学院深造,师从艺术大家黑崎彰;2002年毕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任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展览处处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绘画与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二级美术师。被授予“繁荣首都文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
版画和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曾获第17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日本KYOTO2000版画展新人奖、日本2001京展金奖等重要奖项,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湖南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等多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