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快递新规落地一年,想要上门依旧很难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5-15 17:55:09

2024年3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落地,明确规定“快递企业必须征得用户同意后,方可代为确认收件,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违者情节严重的,将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年多过去了,真正按照规定执行的快递企业并不多。

近日,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除了京东、顺丰和德邦的大件物流寄送外,大多数普通快递如中通、圆通、韵达、极兔等,依旧默认送往家附近的快递驿站。送货上门服务除非消费者专门打电话给快递小哥强调,否则要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依旧是件难事。

而这场看似简单的服务背后,实则折射出快递行业成本压力、末端网点生存困境与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深层矛盾。

“送货上门”成增值服务,多数快递仍直接送到代收点

“六件快递没有一个是送到家的。”2025年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傍晚,刚从老家聊城赶回济南的魏女士,一回小区就匆匆跑到快递站取快递,她边看取件码边在密密麻麻的货架上仔细搜寻着自己包裹,待出库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包裹摞在自己胸前,六件的高度几乎都快遮挡住了她的视线。

“其中有两个件是我买的护肤品,比较贵重,我就提前给快递小哥打电话,让他给放到家门口的快递盒里,他回我‘可以但就是得稍微晚点’,最后不知怎的,还是给我直接放到了驿站。”魏女士哭笑不得。据她说,剩下的四件包裹,也都没有快递员主动打电话问询是否需要“送货上门”,统统送到了驿站。

快递员的这番操作,让魏女士觉得自己的购物体验感很差。

然而,魏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另一位济南市民夏先生前两天因搬新家而购买了一批生活用品,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0个包裹。其中,有6个送到了他所住的一楼门厅处,2个送到了快递站,需要自提。还有2个包裹显示“正在运输中”,夏先生通过小程序查看,这俩包裹还是将被送到快递站。

快递2.jpg

快递驿站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货架

令夏先生想不通的是,他在所有快递下方都注明了“送货上门”,但真正能送到家门口的寥寥无几。“送到一楼大厅的包裹也在物流信息中显示送到了‘家门口’,但其实把快递扔在一楼,既堵塞了公共通道,又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不负责任。”

也有淘宝用户反映,即使成为88VIP后,有时因现实生活情况,也享受不了其专属的“快递包裹送货上门”服务权益。

根据福州电视台3月的报道显示,在福州市的圆通快递点,工作人员解释如果想送货上门要加一块钱的增值服务费,“‘圆准达’就是圆通的,中通的有‘好快’。这种就是上门件,都要另外收费。”而申通快递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不管申通、韵达都是这样。但是有增值服务,像韵达就有‘智橙网’、申通有‘申咚咚’。如果有增值服务的标签,就会提前打电话,没有标签就没有提前打电话。”

到件派送不上门引发高频次投诉快递系统难以做到令行禁止

事实上,网购的盛行,使得包裹快递量屡创新高,末端配送的压力实属不小。快递公司为了节约成本,会将包裹转交给驿站或放置在快递柜,由驿站进行最后一公里的统一配送,但这种方式也将负担转嫁给了驿站,引发越来越多的“快递不送货上门”的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记者在搜索栏输入“送货上门”关键词,竟出现了近4万条投诉,其中涉及圆通、韵达、中通、极兔等多个快递公司及菜鸟驿站。绝大部分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快递员未经同意就将包裹放置在驿站,没有送货上门”等。

快递3.jpg

针对这一难题,记者分别向中通、圆通、极兔等快递公司了解情况,其客服人员均表示:快递员有义务在包裹派件时先打电话与客户沟通,了解是否需要送货上门,并按照客户需求进行投递。

“如果快递员没有依法履行相应要求,我们会对快递员再进行培训和告诫,您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小程序或者客服,备注‘送货上门’的手机号及收件详细地址,或者下单前在地址后备注‘送货上门’字样,快递员看到后都会给送到家门口。”客服表示。

记者在济南市和平路的一小区内调查时,申通快递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天需要送七八百个件,除了极个别要求提前打电话联系送货上门的客户外,基本不会挨个打电话。

令人无奈地是,关于“送货上门”这一新规,看似每一个快递公司都是在严格要求其全体部门及成员落实执行,但下探到末端配送,却“完全变了味”。

高业务量低派送费全部送货上门压力大

谈及新规,一位邮政快递员宋先生向记者坦言,快递量巨大、派送费偏低、快递员数量少,是快递难以逐一送货上门的根本原因。他指出,以往每件快件的派送费为1元多,而如今仅为0.8元。若每件都送上门,不仅送件数量大幅减少,而且收入也相应减少。

“现在我一个人负责从工业南路到黄台南这个片区的业务,每天要跑13个小区,每个小区少说五六栋,多则几十栋,一天平均投送600个件,从早上六点半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都打一遍电话,根本不现实。”宋先生表示,公司还会对快递员进行监工:一天的完成率不能低于98%,否则这一天所有的快件,每一件的计价都从8毛降到7毛。”

“一天按600个快件来算,其中100件是需要我送货上门,剩余的都投到快递代收点。”

记者从与宋先生的对话中了解到,尽管快递站接收包裹会收取一定费用,但许多快递员更倾向于支付这笔费用,而非送货上门。

“一个件8毛,我放到代收点,则需要给他们交5毛(每件),如果我送货上门,就自己赚8毛,但还是更愿意把包裹放到代收点。”宋先生说道。这主要与时间成本有关。若按新规要求送货上门,快递员需花费大量时间处理因家中无人、需联系后再次投递等繁琐事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宁肯“赚的少”,快递员也要放代收点而非“送货上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能够减少快递员因丢件、漏件、少件而担责的个人风险。

“有时我按照客户要求送货上门,但客户过了两三天后投诉包裹没收到,即使当时有照片记录确已送到,但客户不认,最后还是我们快递员赔付。”宋先生说,如果是投放到代收点,代收点的工作人员会统一管理入库,丢件、少件等问题相应会少很多。

“想要‘送货上门’,那就去选择京东或者顺丰啊!”济南一位中通快递员刘先生对记者直言不讳。相比之下,顺丰和京东等公司能够做到送货上门,一方面得益于其相对较高的快递费用和快递员薪资,另一方面也归功于其充足的快递员配备和高效的送件系统。

监管部门积极响应效率与服务之间应该找到平衡点

面对投诉激增,济南市邮政管理局也加大了处罚力度,记者看到,去年10月以来,该局公布了约30条关于快递公司擅自使用快件箱和驿站投件的处罚信息,涉及圆通、韵达、中通、申通、极兔等品牌。处罚金额多为500元,最高达2000元。

“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将成本压缩到极限,快递企业将压力转嫁到加盟网点和驿站,最终由消费者承担服务体验上的落差,这也是投诉的根本原因。”有专家指出,消费者的选择需求正在倒逼行业优化,需改革派费机制,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派送效率,比如机器智能派件、分时段集中派送等。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也指出,快递站盲目扩大经营范围,在明显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还承接源源不断的快递业务,也是导致“最后一百米拥堵”,快递服务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因此,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快递企业和驿站的服务标准,确保消费者权益。快递行业协会也应制定自律规范,推动企业合理分配利益,避免恶性竞争,引导有序服务,亦是重要一环。

对于消费者来说,当遇到拒绝送货上门的情况,可以联系快递公司的客服,要求将快件送至约定地址,如果与快递公司协商未果,也可通过国家邮政局申诉服务平台进行投诉,积极维权。(文中出现人物均为化名)

(来源:海报新闻)

  责任编辑:董硕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