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黄宗贤:开启新的美学空间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1-20 13:39:27

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美术点亮着一片又一片土地。以美术之力参与城乡建设,让美术之美融入火热生活,拓展美术与美育的新空间,成为新时代美术的新景观与新趋势。

近年来,广大美术工作者立足中国大地,关注中国现实,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积极探索美术的空间拓展与功能拓展。其中最显著的表征即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更多地走出校园,在城乡公共空间和广袤自然中,搭建起更为广阔的创作与实践平台,开拓出更为浩荡的审美空间。

如今,“公共艺术”“参与式艺术”“介入式艺术”等,不仅成为美术院校新的专业与学科增长点以及大众热门话题,更在社会实践层面形成蔚为壮观的图景。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育人理念,意味着高校艺术乡建不再是简单的写生采风,而是融艺术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的实践。这一理念鼓励师生深入城镇乡村,建立起感知社会的“毛细血管”,以艺术才华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由此产生的种种探索,让乡土大地有了更浓郁的美学氛围,也为师生们打开新的创作空间,激发更多创新创造灵感。这种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还为创新美术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于城乡建设与发展的价值追求,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描述与阐释。但是,一切建设与发展的目的无不是为了美好生活。“美好”是一种心灵体验和感受,无论是建设美好城市还是乡村,美好校园还是社区,“美好”首先体现在可视可感的公共空间的美化与美学意境营造,离不开美术的参与。例如,四川省成都市积极开展“社区美空间”计划,以展示社区文化和产业特色为导向,融入美学元素,形成不同特色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当众多个体感受形成情感共鸣,美好社区与美好城乡,就不再是一种想象中的蓝图,而是实实在在造福百姓的美好生活。

引发共鸣的是“体验”,更是“参与”。四川美术学院自2012年以来,持续在贵州省一个偏远小镇——羊蹬镇,开展艺术实践,力求重构艺术与乡土、艺术与乡情的关系。经过10多年发展,如今桐梓县羊磴艺术协会的会员既有专业人士,也有不少当地的农民、木匠、石匠等。

一系列实践表明,美术参与城乡建设,绝不是单向的空间挪移,更不是美术家的慷慨“施舍”,而是双向互动。一方面,美术工作者为城乡建设带来新思路、新能量;另一方面,城乡建设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方法创新、媒介创新、形态创新的更多可能。如今已是新晋网红打卡地的浙江省嘉兴市朱家门古村,便是一个鲜活样本。一批文艺工作者和工作室的陆续入驻,为古村带来浓厚艺术氛围以及文旅发展活力,当地村民的精神世界也更加丰盈。整个村庄的艺术乡建实现从“送”文化、“种”文化到“兴”文化的转变。

纵观近年来美术参与城乡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地性、参与性与建构性已然成为其鲜明特征,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使艺术的价值在与社会、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得以实现、提升。这些实践带来的空间拓展,实质上是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等多重关系的重构,也意味着新的美学空间的开启。

文/黄宗贤,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四川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学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来源:人民日报文艺)

  责任编辑:康裕新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