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八十年回顾展作品集》由文汇出版社正式出版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4-29 13:42:46

图片

为致敬海派艺术大家韩天衡先生八十载孜孜矻矻的艺术求索,日前,由张炜羽主编、韩天衡题字、韩回之设计封面的《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八十年回顾展作品集》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该书立体地呈现了韩天衡在绘画、书法、篆刻、文玩、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等方面的执着探索和代表作品,汇集了部分艺坛名宿对书画印作品的评论,此外还涵盖韩天衡与艺坛耆宿名家的交游、韩天衡历年艺术活动大事记等内容。

【豆庐十论】

一、论天赋

天赋这东西,讲早了或“预支”了,往往不是激励人,倒是适得其反地麻醉人。平生出盲目的自负和懈怠。切忌在果实结出前妄论天才。勤奋验证天才,天才出自勤奋,刻苦决定成败,天才不可仗恃,切记切记

二、论成才

攻艺者不能贪生名利心。学艺早熟者是春花,中岁有成者是夏花,老而有成者是秋花,衰年大成者是冬花。攻艺一生,焚膏以继晷,四季过尽,仍不花开,也无需抱憾。一生充实,脚踏实地,悦心冶性,心花怒放,也不错,亦值。

三、论读书

天下唯一“吃不饱”的乐事是读书。读书讲到底是用古今中外的智慧充实自身。书要读得多而精,贵在融会贯通,令诗心文胆,化一为万,生发出成果来。以万本一利为下策,一本万利为上乘。要言之,抓五百“壮丁”来,作三万精锐用,心裁别出,独树一帜,方是圣士妙人。

四、论坚忍

我攻艺喜欢用“坚忍”一词,而拒用“坚韧”。因为真正的百折不挠是发自“心”的“忍”,“心”的不屈,而不是物事上或借助外力的扭不断的“韧”。只有内心的坚忍不拔,才有精神上扛得住、拗不断的保证。咬紧牙关拼到底,不言客观,不言放弃,总归会有收获的。

五、论打通

艺术贵打通盘活。骨骼,肌肉,血脉,神经,穴位,辩证为用始为活且通。艺术的各个学科和门类像一只大马蜂窝,如若持之以恒,由约而博地把紧挨着的书、画、诗、文、印等蜂穴的薄壁打通,必能左右逢源,产生神奇的复合化学效应。然而,打通盘活大不易,需要靠度年如日般的读书、思考、体悟、历练和践行。

六、论艺术圈

艺术有圈,只是为了切磋、攻错、互补、立异,除此不宜。化圈为域,收益更丰。艺术不是娱乐圈,攻艺者要力求远离商业活动和搞笑般的炒作,力排千般万种炫目移神的诱惑,艺术是需要以诚实而虔诚的殉道者心态去捍卫的事业。扎扎实实而挤尽水分的劳作,决定艺术的含金量。

七、论风格

艺术风格讲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抱着别人的宝贝,充当自己的创造是自欺欺人的;把陈与新对立和割裂开来,同样是不可取的。出于时代的责任,务必要推陈出新,力求突破。“陈”是前贤的创新成果,推陈,为的是借鉴学习前贤之新而出新。从本质上讲,“推陈出新”的内核是“推新出新”,即推往昔之新,出未来之新。

八、论自我评价

攻艺不能以有小成而大快。攻艺如登山,一步一个脚印,一阶高于一阶,登顶远眺,别自诩是“登泰山而小天下”。须知,此时也小了自己。即使身居峰峦,还要清醒地明白:山外有山,山外有天。登天比登山何止是艰辛千万倍。树高标且自省者方有大成。

九、论名利

我大半辈子虔诚地做着艺术梦,全身心地追逐着曼妙无比的艺术。在如今的商品大潮里,艺术上的成功,客观上会带来名利,但是要看淡它,它只是艺术的副产品,是艺术之外无足轻重的附庸。千万不可本末倒置,追逐到了名利,毁了艺术,也毁了艺术工作者纯净的本真。

十、论批评

搞艺术,一辈子就是在品评里生存。品评是有褒有贬的,表扬是糖,批评是药,糖可以少吃、不吃,有“病”之躯,药是不能不吃的。用淡定宽容、感恩的心态对待批评,艺术才会进步,才会更上一层楼。重视批评者是明白人,抵触批评者是呆子,能经常自省者是高人。

文/韩天衡,2011年集辑于海上,来源:文汇出版社)

图片

边款:逗号者,乃告诫自我,凡事当由始而终,坚忍不拔,决不驻足,废于半途。问号者,宜长存于心而践于行,它永远是悠长征程中不灭的动力和高标。感叹号者,无论悲喜祸福,它足以警示自己,拨云见日,自省、自律、自励、自塑、自强。人生百年,寿过期颐,总(得)画上句号,然贵在正大圆满,无愧一生,无愧于社会。“四标点符号文”。辛丑寒露,忽发奇想作此印。八十二叟天衡并记。

韩天衡作品

1963楷书临欧阳通《道因法师碑》45-35cm.jpg

韩天衡作品

楷书临欧阳通《道因法师碑》(1963)

.png

1988年草篆五言联句136-41cm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草篆五言联句(1988)

.png

2015年隶书邓石如“琴伴·衣无”五言联 36x7cmx2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隶书邓石如“琴伴·衣无”五言联(2015)

.png

2022年行书 诗六首36-8cm-6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行书诗六首(2022)

.png

2023篆书毛泽东《沁园春·雪》 32X32cm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篆书毛泽东《沁园春·雪》(2023)

.png

2024篆书宋代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76X46.5cm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篆书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2024)

.png

1990年穿云图 44.5-67cm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穿云图(1990)

.png

1994年拒霜秋色图 96-53.5cm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拒霜秋色图(1994)

.png

2014年朱竹鸣禽图34-34cm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朱竹鸣禽图(2014)

.png

图片

韩天衡作品

松云皓月图(2015)

.png

2016年豆庐雪景77-38cm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豆庐雪景(2016)

.png

2017 咬定青山不放松  146-79厘米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咬定青山不放松(2017)

.png

2020海之旦35-35cm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海之旦(2020)

.png

2022和美图(2)70 x 140 cm_副本.jpg

韩天衡作品

和美图(2022)

.png

1983意与古会.jpg

韩天衡作品

意与古会(1983)

.png

1985奇崛.jpg

韩天衡作品

奇崛(1985)

.png

1985奇崛边款-1.jpg

韩天衡作品

奇崛边款(1985)

.png

1999千秋万岁.jpg

韩天衡作品

千秋万岁(1999)

.png

1999千秋万岁边款.jpg

韩天衡作品

千秋万岁边款(1999)

.png

2000喜出望外.jpg

韩天衡作品

喜出望外(2000)

.png

2000喜出望外边款.jpg

韩天衡作品

喜出望外边款(2000)

.png

2009味外心绪.jpg

韩天衡作品

味外心绪(2009)

.png

2009味外心绪边款.jpg

韩天衡作品

味外心绪边款(2009)

.png

2013登岘亭.jpg

韩天衡作品

登岘亭(2013)

.png

2013登岘亭边款.jpg

韩天衡作品

登岘亭边款(2013)

.png

2013晏处超然.jpg

韩天衡作品

晏处超然(2013)

.png

2013晏处超然边款.jpg

韩天衡作品

晏处超然边款(2013)

.png

2017愚公移山 (1).jpg

韩天衡作品

愚公移山(2017)

.png

2017愚公移山 (1)边款.jpg

韩天衡作品

愚公移山边款(2017)

.png

2022道法自然.jpg

韩天衡作品

道法自然(2022)

.png

2022道法自然边款.jpg

韩天衡作品

道法自然边款(2022)

.png

2022登山小己.jpg

韩天衡作品

登山小己(2022)

.png

2022登山小己-边款.jpg

韩天衡作品

登山小己边款(2022)

.png

2025空 印花.jpg

韩天衡作品

空(2025)

.png

2025空边款.jpg

韩天衡作品

空边款(2025)

.png

艺术家简介

韩天衡 | 水墨透明而不失厚度,色彩绚烂而不失沉稳,展现出一派苍茫浑厚气象

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号豆庐、近墨者、味闲,别署百乐斋、味闲草堂、三百芙蓉斋。擅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

现任西泠印社名誉社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原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文联荣誉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上海韩天衡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校长、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昌硕纪念馆馆长、中国石雕博物馆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温州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特聘教授。

作品曾获上海文学艺术奖、上海文艺家荣誉奖等。2010年被专业媒体评为“2009年度中国书法十大人物”,并由《书谱》社三十五周年海内外五百七十一家专业机构署名问卷公布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及“三十五年来最杰出的篆刻家”(书法为启功先生)。2012年首届《书法》杂志论坛被评选为当代三十家优秀范本书法家之一。2015年荣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艺术奖”榜首。2016年被命名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上书法”代表性传承人。担任第一至七届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总顾问。2019年担任“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评委会主任。荣获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中国书法风云榜——杰出老书法家称号。2023年荣获西泠印社终身成就奖。2024年荣获首届上海杰出人才称号。先后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举办个人书画印系列展览。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收藏,曾获日本国文部大臣奖。

出版有《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韩天衡画集》《韩天衡书画印选》《韩天衡篆刻精选》《天衡印话》《天衡艺谭》《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韩天衡》(英文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荣宝斋画谱·韩天衡绘花鸟部分》《画舫——当代美术经典入史艺术大家·韩天衡卷》等专著一百五十余种。

  责任编辑:徐智勇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