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张宜 孙晓娜|激扬与奋进:山东青年美术的当代思辨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3-11-01 14:05:49

【摘要】“第五届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巡展暨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是山东青年美术“十年磨一剑”的成果集中汇报。本文通过展览和论坛,从传统文脉的当代承续与推陈出新,美术实践与理论的联动共生,以及“山东经验”的问题意识与使命担当三个方面,系统梳理、思辨山东青年美术创作与理论10余年发展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山东青年美术的未来发展带来有益启示,助推打造具有符号性和典型性的山东美术IP。

640.png

2023年3月4日,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巡展暨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在青岛拉开序幕。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是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重点打造的青年美术品牌,迄今已成功举办了5届。其配套系列青年美术品牌展览活动之一的“学术100·山东青年美术作品全国巡展”,已先后在南京、杭州、郑州、西安、深圳、厦门等地举办。此次青岛巡展共展出百余件优秀作品,在延续“学术100”前两个阶段主题“永恒的家园”“大地的文脉”的基础上,开启了“时代的抒写”主题。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同期举行,来自全国的美术家、专家、学者、策展人、理论家和评论家等共聚一堂,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学术交流。此外,山东省美协还于3月18日发布了“新时代·新青年·新境界——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征稿通知,拟遴选优秀论文,汇编出版论文集。这是山东省美协依据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山东艺术培青计划”的工作部署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所推出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建设和打造山东青年美术创作展览和理论品牌。展览与理论的双翼齐飞激发了青年美术家以美为媒承续文脉、讴歌家园、抒写时代的创作热忱,为探索美术实践和理论如何赋能城市发展和文旅融合、美化生活,以及新时代美术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破局新生作出了多维度的思考和试验。

图片

韩潇《梦圆九霄》中国画230cm×190cm 2019年

图片

冯超《少年中国说》中国画140cm×240cm 2022年

一、破局与新生:

传统文脉的当代承续与推陈出新

如何对中华民族传统文脉进行当代承续与推陈出新是新时代美术怎样回答好时代之问的关键所在。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以“永恒的家园”“大地的文脉”与“时代的抒写”3个阶段的展览主题引导青年美术家以精湛、精心的艺术创作展现自己的思考与创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任编辑孙欣表示,回顾山东省美协近年组织的一系列青年美展会发现,今年展题“时代”与此前的“家园”“文脉”构成了一个绵延的精神系统,从中可见山东省美协积极引导青年美术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在绵延文脉的大背景下,历届参展作品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的创新维度。

(一)熟悉性与陌生化:传统与日常的当代艺术创新试验

如何跳出传统与日常的思维禁锢,进行当代美术的创新试验,是当代美术创新面临的难题,但如果转换思维方式和视角,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创新的维度。达·芬奇曾提出绘画和雕塑的意义在于“Saper Vedere”(译为“知道如何观看”或者是“教导人们观看”),并认为“只要思索得当,你确能收获奇妙的思想”。卡西尔提出:“艺术家是自然的各种形式的发现者。”这其中便包含着因思维方式和视角的改变所带来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改变,即双重陌生化。山东青年美术的创新突破主要体现在:对传统进行当代性审视与别样化审美;对日常社会生活的陌生化审美重构。这两重维度在艺术创作中也时常相互穿插。由本届展览的参展作品来看,李恩成《初春》巧妙运用“清水出芙蓉”的审美新视角赋予野逸之趣以淡雅之美。陈涛《秋日》以充满生活气息和笔墨意趣的农家一角来尝试突破传统文人花鸟画的程式化表达,进行着当代的形式语言探索。孟祥燕《露华浓》以宋韵今风的方式创新牡丹花的构图、设色等,赋予作品宋词的婉约与柔情。韩潇《梦圆九霄》将太空站置于宇航服的造型中进行了艺术创构。冯超《少年中国说》将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典型审美特征与西画的素描调子相结合,营构出别样审美。孟祥军《足尖青春》以富有动感和形式感的线条、色墨造型和构图将舞之美学精神融入青春的律动中。王玉华《如外似内》以淡雅的整体色调和人形异化的艺术表达提出了外在表现如何与内在真实相统一的人性之问。吴震《功勋》以俯视视角和勋章造型承载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功绩。李昂《神思·遨游》以陌生化的青绿设色、构图以及时空和光感体验展现以神思遨游仙境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高桂桂《黄河岸上幸福史诗》以堆叠式构图将传统民俗、图案、剪影造型与现代形式巧妙融合。于磊《生生不已之生生》以鸿蒙初开之水墨语言思考中国画如何回答传统与当代、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等时代之问,问道“生生不已之生生”。李迎春《梦里桃花庵》以时空的跨越、场景的变换以及综合材料的多媒介表现借景抒情。此外,还有国画以孙棋《午后》、宋飏《奋进新时代》,综合材料以刘劲蓬《戏出东方》、张红梅《城市之光》,油画以沈童《如果云知道2》,水彩画以毕敬虎《丝路琵琶梦之三》等为代表的作品,均尝试以陌生化艺术视角和手法在主题、立意和艺术语言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图片

赵丞轩《国之重器》版画100cm×100cm 2022年

图片

沈童《如果云知道2》油画180cm×200cm 2022年

图片

李恩成《初春》中国画180cm×180cm 2022年

图片

李岩《历史的天空》中国画220cm×400cm 2021年

可见,如何以不同于传统和日常的陌生化新思维、新视角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成为山东青年美术的破局点和创新点之一。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的部分参展作品已经展现出这样的思考和试验。在熟悉性与陌生化的双重交织中,作品既具有传统和日常生活的熟悉感和温度,又有平中见奇、熟中见生等突破性、典型性和陌生化的新奇感,以及不同以往的观看方式和审美创造方式。

(二)英雄性与人民性:“人民的英雄”与“英雄的人民”

部分参展作品显示,艺术家对于英雄形象的塑造出现了重要的审美转向,由“人民的英雄”转向塑造“英雄的人民”,与之前的历史观、艺术审美价值选择和表现手法拉开了较大距离。杨晓刚《南渡北归》塑造了抗日战争时期为提振民族精神而艰难斗争的西南联大师生群像,表现出他们南渡的铮铮风骨与北归的浓郁家国情怀。他对于重墨淡彩与淡墨重彩、大色块铺陈与细腻笔墨关系相得益彰的处理,凸显出高超的笔墨造型之功和谋篇布局、叙事言志的能力。李岩《历史的天空》以老兵触碰烈士纪念墙的颤抖之手开启了尘封已久的历史记忆。老兵饱含深情凝望着以凹面刻镌刻的密密麻麻的名字,眼前却浮现出其刻骨铭心、生死相依的战友的音容笑貌。现实与历史的跨时空对话将艺术与生命进行了同构,其精神和情感的张力在触碰与凝望中“一石激起千层浪”,苍白了语言,却使先烈们的精神丰碑在观者心中永驻。作者以匠心独运的虚实时空构图和质朴、有质感的形式语言塑造出“历史性的触碰与凝望”和朴实无华却又典型的“英雄的人民”形象。革命精神对观者的洗礼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完成。姚榕华《岁月如歌》以诗性的艺术语言富有感染力地融合了革命的现实与浪漫主义精神,以战争间歇的短暂美好时光进行“乐景衬哀”。此外,油画以崔艺《利剑》、徐志光《钢铁结构》,国画以孙峰《雪域丰碑》、张宏阳《新时代基建者》、张于霞《同心抗疫·盼春归》,版画以赵丞轩《国之重器》等为代表,也体现出塑造“英雄的人民”的审美转向。每一位奋斗在自己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无论他们是军人、工人,还是医生、护士等,都是历史的缔造者,都是“英雄的人民”。

图片

毕敬虎《丝路琵琶梦之三》水彩画120cm×240cm 2019年

图片

姚榕华《岁月如歌》油画170cm×170cm 2017年

图片

孙峰《雪域丰碑》中国画230cm×186cm 2022年

作品中出现由“人民的英雄”到“英雄的人民”的审美转向,体现出艺术家“人民至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养成。“英雄”既是英雄,更是人民,貌似平凡,却闪耀着不平凡的人性光辉和真正的英雄气概,具有“人民的温度”,多了烟火气和地气,却又更加彰显英雄的品质与胸怀,强化了英雄的“人民性”,其人民性与英雄性相映成辉。正是这些“英雄的人民”创造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和充满英雄精神与信仰力量的宏大史诗。

(三)全球化与在地性:全球化语境中的地域文化与美术IP

“IP”原为“Internet Protocol”(即“网际互连协议”),或者“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的缩写。但是,近年来随着热度的不断攀升,它又被赋予了更多的引申之义。其中,美术IP有3层主要含义值得关注:1.当代新媒介、碎片化语境中,美术IP成为符号性的“把手”,能够引发受众的审美注意,引导其快速连接地域文化和美术作品的核心特质和典型特征,有助于凸显文化和美术的在地性。正如鲍德里亚所言,“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外在于一个它只作意义指涉的关系……也就是它的意义,来自它和所有其他的符号——物之间,抽象而系统性的关系”。2.美术IP具有强盛的生命力,以及在特定受众群体或者大众中的广泛传播性。3.美术IP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普适性,能够以地域联通全国乃至世界,有助于推进中国美术国际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由此可见,美术IP具有在地性和全球化、典型性与普适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等相结合的显著审美特征。

山东青年美术扎根地域与民族文化,将美术与科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生态美学等时代命题紧密相连,进行当代文化与美术符号的凝练与提升,并努力推动地域和民族美术符号的世界化、全球化探索与试验。刘仲原《东山胜境》将齐鲁大地的山水风貌化作心中和笔下的东山胜境,进行了山水与人文并俱的审美表现。张健《钓鱼台水库新貌》以济南长清风光怡人的青绿山水内蕴“绿水青山”的新时代生态观念,悦目畅神。王小飞、张玉坤《古刹禅道明月空》将心灵的生态与城市山林的生态相结合,营造出颇具视觉和心理张力的现代构成图式。此外,杨斌《彩虹明湖》、张纯彦《故乡的雪》、赵峰《天的尽头是海》、李刚《乡村振兴——电商富民》等国画作品;于向志《红色赞歌——新时代石油人》、李品《家》等油画作品也都进行了美术IP的有益探索。

山东青年美术家对于美术IP的多维尝试与探索,对于全球化语境中地域、民族文化与美术IP的打造与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他们既试图凸显美术IP的在地性,又上下求索着全球化之路。

图片

杨晓刚《南渡北归》中国画180cm×160cm 2019年

图片

赵峰《天的尽头是海》中国画255cm×190cm 2021年

图片

孙棋《午后》中国画200cm×200cm 2022年

图片

杨斌《彩虹明湖》中国画240cm×200cm 2019年

二、异质与学术:美术实践与理论联动共生

山东省美协长期坚持艺术实践与理论的双翼并举、联动共生,在通过多姿多彩的展览形式为山东青年美术创作蓄力发展谋篇布局的同时,还积极致力于对山东美术理论和评论体系进行新时代建构。

(一)山东青年美术实践异彩纷呈

自2009年首届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点燃青春之火、唱响青春之歌以来,该系列展览历经了“十年磨一剑”的艰辛与收获,已经进行到了第五届。2015年第二届展览共选出国画、油画各100件作品参展。2018年第三届展览遴选出208件作品参展,涉及国画、油画、水彩(粉)画、版画、综合材料等。2020年第四届展览最终评选出320件作品进行展览,种类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雕塑、陶艺等。2023年第五届展览共展出209件作品,延续了上届参展作品的美术门类。同时,山东省美协还推出了“学术100·山东青年美术作品全国巡展”“大美齐鲁·山东青年美术作品晋京展”等配套系列青年美术品牌展览活动。其中,“学术100·山东青年美术作品全国巡展”得到了中国美术家协会的长期支持和帮助。中国美协的新技术设备被引进山东,提高了评审水平,并确保通过公平公正的评审选拔出山东最优秀的青年美术人才。10多年的时间,除了山东本省的多个城市之外,山东省青年美术大展还走过了北京、江苏、浙江、河南、陕西、广东、福建,即将前往湖南、湖北,已然成为山东美术的重要青年品牌,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将继续走下去。

山东青年美术系列品牌展览活动也为避免同质化创作作出了重要贡献。首先,通过对展览作品的评选和展览的举办,山东乃至全国老一辈的美术家与青年美术创作群体之间有了美术技法、艺术美学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实质意义上的深层次对话和交流,推动了当代美术异质创新、异彩绽放的思考。其次,山东美术不同梯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深入,有利于科学地优化、提升青年美术梯队的构成方式和整体水平,也更有利于山东美术集体力量的增强和个性化创新的凸显。最后,多样化的展览形式以及严肃严格与包容开放并举的评选制度都在不断升级,有利于建构长效评选和激励机制,全面、动态、有效地引导青年美术健康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意义和作用。

图片

张宏阳《新时代基建者》中国画200cm×240cm 2021年

图片

王玉华《如外似内》综合材料100cm×240cm 2022年

诸多颇具才华的青年美术家在数届展览的历练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厚积而薄发”,在2019年第13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选中,山东省收获了2金1银2铜的历史佳绩。在全省10件获奖提名作品、43件晋京作品和286件入选作品中,青年美术家的创作贡献了重要力量,迎来了山东美术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

(二)山东美术理论体系的科学系统建构

美术理论和评论体系的科学、系统建构对于美术创作的历史梳理,当代美术创作、传播以及创新性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山东省美协除了有规划地组织专家、学者系统梳理近现代山东美术名家所取得的美术成就及其对现当代美术的影响之外,还通过高峰论坛等形式持续吸引、推动全国相关专家学者关注、投身于对山东美术及其与全国美术、世界美术之间关系的系统性、开放性研究中来,共同铸就山东美术事业大发展的新时代荣光。

2018年,“首届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在济南举办。该活动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文联主办,山东省美协承办。论坛的四大板块“美术思潮与学术方位”“美术创作”“美术理论”“山东美术”分别从四大方面吸引美术界以历史与当代相结合的视角思考和审视当代美术创作,并以单独设立山东美术板块的方式敞开学术的怀抱,邀请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其进行诊脉、建构,还出版了相关研究成果的论文集。

时隔5年,2023年3月4日至5日“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又在青岛开幕。此次论坛邀请了中国美协、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中国国家画院、《美术》杂志、《中国艺术博览》杂志,以及来自全国多地的美协、高校、画院和美术馆等的专家学者,和第13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李玉旺,第12届、第13届全国美展铜奖获得者李善阳齐聚一堂,共同为山东美术创作与理论的发展查摆问题、出谋划策。此次论坛结合当下山东美术发展的现状与需求,设立了“美术思潮和学术方位”“美术理论”“美术批评”和“青岛美术”四大板块。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在深入了解山东美术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以自己宏阔的学术背景和独特的学术视角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学术思考将对山东美术持续深入探索未来前行的策略与发展方向提供助益。论坛结束后,山东省美协还发布了征稿通知,入选论文将结集出版,旨在系统梳理山东美术创作实践和理论,并为冲刺第14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提供坚实的学术和学理支撑。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大伟认为,山东省美协对山东青年美术工作的推动,体现出对未来美术的一种观照和期待。

山东省美协有力推进了创作实践与理论的两翼齐飞,有助于山东美术的“青年梦”更好地融入“中国梦”,从而为山东青年美术创作实践和理论人才的发掘和培育以及二者的相辅相成,乃至整个山东美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双重支撑和新的契机。

图片

张健《钓鱼台水库新貌》中国画140cm×320cm 2022年

图片

于向志《红色赞歌——新时代石油人》油画200cm×250cm 2022年

图片

刘劲蓬《戏出东方》综合材料116cm×116cm 2022年

三、问道与展望:

“山东经验”的问题意识与使命担当

在“首届山东青年美术高峰论坛”上,专家们首先肯定了山东青年美术近10余年的长足发展及取得的成绩,并一再强调持续推进该项工作在山东美术乃至全国美术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中国美协理事冯令刚在论坛主题发言中指出:“10年来,山东省美协率先紧抓青年工作,挖掘出了一批非常有能力的青年画家。山东省美协关于青年美术人才培养的‘山东经验’值得推广。”

与会专家认为,在山东省美协的统筹规划和有序推进中,通过青年美术大展和全国美展等多种类型展览的多重历练,山东青年美术家传统基础功底扎实,在创作的主题选择、形式语言、形象塑造和构图方式,新时代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以及当代美术话语体系和理论评论体系的建构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他们在多个赛事中均收获了可喜成绩,有效助推着山东美术前进的步伐。他们对齐鲁文化和中国意象独特美学意境的当代艺术表达彰显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滋养,在对时代审美风尚的引领、家国情怀的当代阐释与担当、时代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当代社会生活和人民的不平凡之美的陌生化艺术表现,以及以美术的创新视角解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术与美育并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品质的探索,体现出自己对美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思考和实验。北京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博览》杂志副主编马明宸认为,青年美术包含了未来美术20年、30年甚至50年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山东作为美术大省对美术的可持续长远发展采取的有意义的举措。

山东省美协始终秉持“刀刃向内、自我破题”的原则,清醒地意识到虽然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后续应该具有更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更多的使命担当。此次论坛的主要目的就是问道于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并希望后续通过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参与、帮助、促进和推动山东青年美术大发展的队伍建设中来。与会专家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担当提出了宝贵见解和建议,为山东美术带来诸多启示。

图片

刘仲原《东山胜境》中国画240cm×120cm 2017年

图片

李刚《乡村振兴——电商富民》中国画200cm×200cm 2022年

图片

吴震《功勋》综合材料200cm×200cm 2022年

专家们认为,山东青年美术创作只有以强烈的问题意识方能“破冰”当代美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首先,目前来看,“守正”的创作已经比较充分,亟须进一步开拓新思路,打破所谓的“国展套路”和“学生气”,在创新方面继续下足功夫,大胆突破旧有观念、技法、材料、艺术门类、学科、地域、国别等多种局限,真正破“墙”、跨界甚至是破界创新。其次,共性与个性并行不悖。应更加注重美术创作的地域性、本土性、民族性、世界性和叙事性,在共性与共情中寻求个性化艺术表达。艺术节应不断扬弃自己绘画语言上不够纯粹的方面和停留在生活表面的表达,从而在绘画语言、图式、动机等方面不断展现出新的形态。最后,青年美术家应将媒介变化、个体美术创作与省展、国展以及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相结合,并以此作为重要契机不断提高创作水平。山东省美协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持续吸引、推动全国和全世界的鲁籍群体形成合力,群策群力助力山东青年美术事业的大发展,不断推进大美术与大美育并行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使其与文旅发展、城市和乡村环境、日常生活美学更加深层次、高质量地融合。

与此同时,山东青年美术理论与评论研究体系的当代建构也须要每一代人的沉思与努力,除了需要继续深化对美术史的研究之外,还应强化对美术现象、美术批评的梳理、解构与学理化研究、体系化建构。专家建议,山东青年美术理论与评论应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除了技法层面以外,还可以从文化现象、哲学思想和艺术观念等角度进行多维多元、立体化地探索;继续理顺美术理论、评论与美术创作之间的真正关系,以更加开放包容、互益共生的学术姿态持续推进二者的比翼齐飞,以及山东青年美术乃至整个山东美术的大发展;强化理论与评论的大众化解读和国际性传播,讲好、传播好齐鲁乃至中国的优秀美术故事。

总而言之,山东青年美术在各方各界的合力下,已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生态环境,并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强着兄弟省市对山东美术的美好印象。山东青年美术创作和理论品牌的持续成长将赋予山东更为多姿多彩的文化和审美风尚内涵,更加丰富个性的艺术样态,更加多样多元的文旅融合和文化惠民路径,也必将成为山东美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未来,山东青年美术仍将以开拓进取、兼收并蓄的姿态努力走在美术和学术前沿,全力打造好具有符号性和典型性的山东美术IP,助力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和推广,以及中国美术国际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文/张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孙晓娜,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来源:华夏艺术网)

  责任编辑:窦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