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周松·陶印丨刻刀与陶泥共舞,翰墨与金石同芳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12-05 15:12:24

南无阿弥陀佛 7cm×7cm 2024

看画,看作品,与人和人的相处,是一样的道理。

一眼之间,能不能看,品调升沉,往来多少意思,便决定了。

最初见到周松的山水,笔意松松的,那形意色墨间的味道,一如他的名字,便发自内心的喜欢。

周松成长于八桂福地,那片沃土,造就了太多名满天下的艺坛传奇,古有创立“一画”美学观的石涛,近世以来有阳太阳、谢云、陈国斌等先生,各自有着不同凡响的塑造。

周松上一次来,给我看他近年写的字,笔意也是那样松松的,不花哨,不逞力,线条之间有如他画幅上的用笔,丝丝拉拉,笔痕墨迹都似乎随着他的意念消解掉了笔与纸之间多余的摩擦力,结体上也是波澜不惊,意会之间,行笔的抑扬顿挫,籀篆笔意的莽莽苍苍,金文线质铜锈般的渍蚀与斑驳,笔墨从心,优游释然。

昨天,他来工作室小坐。他说北京不时就有一些好展览,这次就是来专程观展,刚刚看了图伊曼斯,又看了嘉德预展,还讲了他的观展心得。尤其是让我看他新近刻了一些陶印,不觉惊讶,那朱朱白白的线条里,那种松松的味道如故,气息有法无法之间,白文的宽线充满,朱文的生动随意,一股松而不散、拙而淡宕之气扑面而来。他说,在刻印方面20多年前就开始请益于一庐陈国斌老师,多年至今,获益匪浅。

黄宾虹讲“内美外美,美既不齐,丑中有美,尤当类别。”或许正是源于那种蕴于内美的审美意识的灌注,那种灵秀清透的南国山水的滋养,那些艺坛前辈们的榜样的辉光的映照,周松的心智,周松的书画印实践便生发出一种别样的味道,一种松弛感,那是一种实惠至上的现今时代如此稀见的别调,一种与“炫技”之风完全逆道而行而超然忘归的力量。

(文/王东声,《周松,那笔下松松的意象》,2024年12月3日于京)

我正式习篆刻是在2003年。随一庐师在老干所的一栋小楼里学习。同学有大春、阿毛,还有文斌和梦霞。当时主要是临摹,先习汉官印、玉印,后习流派印。同时写诏版、汉篆。一年的时间很快过去,当时年轻,每个周末一有时间就去南宁,根本不觉得奔波劳累。

2005年去北京学习,北方的土地给我新的滋养,审美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年来,我登嵩山、访龙门、上游天柱、下息云峰、参四山摩崖、拜泰山经石峪、游南北响堂、浯溪碑林……眼中所见,渐有不同。又幸得见黄小松、朱翼庵、戚叔玉及上图、国博、浙博所藏碑帖,还有不少私人藏家的藏品,对清代、民国以来崇尚的“金石气”、尚古尚朴的审美观颇有会心。

去年我申报了画院的课题。我选择了陶印创作,想在这个我之前未涉足的领域进行尝试。我写了大量的印稿,定稿前又作了一次大的改动。刻陶印时和想象中的感觉还是不同,刀在陶泥中运动时的刀感和石头完全不一样,陶土的崩裂和松动感我觉得更适合大写意印风的表现。也更适合大尺寸的创作。在刻印的过程中我体会着刀与线质的关系,对图与底、文字造型、印面的肌理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刻到后来,更多的感觉是情感和情绪在印面上的流动。几十方陶印烧制好还带着余温摆在桌上时,心中不禁生出一阵充实的幸福感。

感谢永舟从钦州给我带来两大袋陶泥并介绍阿勋和大兵为我烧制陶印。感谢艳武弟为我打印花和拓边款,感谢东声兄为我撰文并鼓励我在平台上推介。当然最感谢的是一庐师对我多年以来的教导和关怀。

这批陶印刻完有意犹未尽之感,趁兴我又写了不少印稿,相信近期又有一批新的陶印出炉。

(文/周松,《我的陶印实践》)

陶印作品欣赏

兴之所至 5cm×5cm 2024

空白图.png

藏书十万卷 集印一千方 9cm×9cm 2024

空白图.png

藏书十万卷 集印一千方 9cm×9cm 2024

空白图.png

照见五蕴皆空 9cm×9cm 2024

空白图.png

花开见佛 5cm×5cm 2024

空白图.png

玄照堂 5cm×5cm 2024

空白图.png

无题 7cm×7cm 2024

空白图.png

藏书十万卷 集印一千方 9cm×9cm 2024

空白图.png

藏书十万卷 集印一千方 9cm×9cm 2024

空白图.png

五灯会元 9cm×9cm 2024

空白图.png

心定莲花开 9cm×9cm 2024

空白图.png

(来源:陶瓷印艺术)

书法家简介

周松·书法 | 变化中求稳健,朴素里找灵变

周松,字子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画院美术馆馆长、广西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桂林中国画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孙秀青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