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去散步——谭勋作品展”丨范晓楠:艺术与生活从里到外的契合,在他所有的日常之物中贯通一体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5-01-18 14:44:07

111.jpg

展览现场《草》 铁丝 20×20cm株×1300 480×270cm 2018年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看这个世界的一个角度,艺术家谭勋借助他的作品,向我们展现他的心声。“去散步”一下子让观众紧绷的状态松弛下来。今天是一个极度内卷和充满压力的时代,对于很多人,散步早已是久违的事。“散步”很好地总结和定位了谭勋多年的创作状态和学术定位。“去散步”的松弛感源于自信,对于自我认知的明晰;对于艺术创作方法的游刃有余。他的作品不再需要拼尽全力去表达,反而是在不动声色间娓娓道来。

人、作品与生活,三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谭勋骨子里有中国文人的气节与文质彬彬的修养,不知是艺术修炼了他的心性,还是生活给予了他洞悉生命真谛的睿智,他从介入到雕塑领域开启创作之时,总有举重若轻的淡定与矜持。纵观谭勋不同阶段的创作,有一条清晰的线索贯穿始终,相比传统架上绘画的艺术家而言,绘画语言的个性化与识别度相对可辨,而对于利用各种媒介材料,甚至是基于生活现场品进行创作的当代艺术家而言,创作方法与艺术语言的连贯与紧密性,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而谭勋似乎在有意无意中做到了。这即表明一个成熟艺术家的掌控能力,更呈现了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密切相关的生成过程,谭勋的创作既是生活本身。

“李明庄计划”是谭勋早期的成名作,一次偶得开启了他在日常用品上雕凿山水符号的旨趣,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锅碗瓢盆,到改革开放后的西化商品,再到近些年机场和火车站的锡纸饭盒,统统被他回收再创作。在日常之上,艺术家开启了认识生活和中国传统文脉的融合路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与当代艺术就这样无界限的巧妙交叠在一起,使大众在看到这些作品时既有莫名的亲切感,又有似是而非的疑惑,在“为什么”的问询中,开启了每个中国人对山水文化的潜在情结。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古代圣贤已经通过想象与思考领略融汇了自然山水中的万般旨趣,无论是山水画还是山水的符号,都不需要我们过度的去阐释它。只需体会生活本身和观赏“物”之闲情雅趣中积淀的岁月回忆,以及“畅神”所带来的快乐就足够了。

“一次性纸杯”的作品,又是生活中的偶得。在各种会议后冲泡茶水的纸杯里残留下的茶渍痕迹,开启了谭勋对山水的想象,心中有山水,处处皆山水。剪开的纸杯形成了扇面的符号,与自然天成的茶渍幻化出无穷的山水意境相对,纸杯外侧的各种商品logo:麦当劳、肯德基、DQ、星巴克,恰巧形成了现代社会各种商品的纵览,在前后扇面一体两面的决然冲撞中,巧妙地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趣遭遇现代文化工业侵袭的“商品拜物教”的精神困局。日常之物的竹扫帚,也被谭勋拆解成“芥子园”的竹谱,芥子园是中国绘画语言符号的集大成,是中国历代画家对自然山水与精神文化的凝练与总结,作为“扫帚”的日常之物与传统绘画中代表文人气节的竹子巧妙融合,在空白空间中,将其投影悬置,让我们不禁联想到阿瑟·丹托对“寻常物的嬗变”的哲学思辨。的确,在小便池、布里洛包装盒甚至艺术家的粪便都能被视为艺术品的时代,“艺术”一词的定义似乎被完全颠覆。在此之上,谭勋却利用日常之物,开启了他的散步之旅,在采菊东篱下,悠然看到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路径和可能,在生活中蕴育出承载中国人生活情境与审美理想的当代阐释话语,看来是不经意的偶的,实则是谭勋多年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

谭勋的“铁草”和“彩钢板”系列作品,在物性材质的转化中更加强化观念的表达,为无名小草立传,用临时搭建房的彩钢板树立纪念碑。彩钢板记录了迅速建设的城市中充斥的临时搭建房的材质,以及中国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以及城市郊区特有的彩钢板景观。在急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化进程中,彩钢板为草民们提供了廉价的庇护所,亦是城市扩建中随时可被拆除的见证物。废旧彩钢板身躯上的皱褶与被强力挤压的痕迹让我们立即联想到谭勋过往作品中雕凿的山脉,他的这一语言方式从《李明庄计划》《24.m²》《E114°26’N38°03’》等作品一路走来,废旧彩钢板构建起的既是城市建筑景观的废墟,亦是精神的废墟。近期的作品,他又将彩钢板的质地用各色石材进行材质转化,将这些廉价物潜移默化地被置换成纪念碑的永恒性。

不同于本雅明对“拱廊街”和漫游者的描述,在现代都市人对“购物中心”橱窗中琳琅满目的奢侈商品流连忘返自我迷失之时,谭勋却像庄子“逍遥游”中的状态,选择去城市中散步,同样是毫无目的游走,但心境中却以涤除玄鉴的境界摒除了现代社会对人的物化进程,他在物质世界中闲逛,在穿越历史之物件中“畅神”,这是另一种意义的漫步邂逅。因为日常生活包含的内容比我们想象的要有意义得多。正如格奥尔格·齐美尔所指出的:“即使是最为普通、不起眼的生活形态”,也是对更为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表达。谭勋用“去散步”与人群保持着既密切又疏离的关系,用闲逛的节奏将丰富而沉默的生活细节一览无余。城市是人的城市,艺术的生命力总是源于“人”的个体本身。

谭勋的每次个展,都能以出其不意的视觉空间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他是一个利用展览空间进行二次创作的高手,对于不同展厅与作品展陈方式的尺度拿捏,体现了艺术家对空间的敏感以及关注观众与作品深层关系的构建,让艺术品成为社会交流的“中介”。正如帕瑞奥德在“关系美学”中指出的,关系艺术是面向社会的艺术,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的主体性地位让渡给了艺术作品创造起来的关系网络,通过艺术来塑造各种微观的临时时空,艺术在此提出重塑世界的种种可能性。谭勋在“人-物”之间的交流基础上,试图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中制造、呈现、诱发或达成各种互动型的人际交流。对艺术关系的关注,其实质也是一个社会关系美学化的过程。艺术品具有跟其他人类活动产物完全不同的特殊质量,这种质量就是艺术作品的“社会穿透度”。谭勋的作品利用各种围观的美学气象,其效用就是让人们感受到我们对于近来历史的阅读,在围观的氛围中,渗透某种艺术介入社会的理念。

他的“日子系列”,在遛狗的散步中偶得。狗尿散播的领地意识,与中国画中屋漏痕的痕迹,使谭勋在日常审美化中切换。其中有一点是值得可圈可点的,就是谭勋的创作形式从未定格在某一时期。他所有系列作品,都在蔓延生长的过程之中。譬如他的“日子系列”最早的展陈方式和今天呈现方式有很大改观。从亚克力的塑形,到立体空间的交叠,再到绘画背景的多重营造,最后随处角落的搁置,他用缓慢的方式,推进着同一主题艺术语言的凝练,他的作品源于生活,又在不断的锤炼中形成高于生活的艺术语言和美学旨趣。

谭勋自幼学习中国画,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对山水的兴趣成为其日后以“物”回归内心文化自醒的机缘:一次性纸杯中的茶渍山水;扫帚中的芥子园竹谱;汶川地震中的铝盆;飞机上的锡制餐盒;古建筑青砖中的山脉;彩钢板皱褶中的城市身体;铁草中的顽强生命;狗尿渍中的屋漏痕等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与历史时间性的日常之物,经由谭勋的因材取像,使“物”可以自由穿越时空维度的质性得以彰显。这些作品在材质转化中形成一种品质感,一种对于生活本身的生动转译。他对文化的自觉是骨子里生成的,艺术与生活从里到外的契合,在他所有的日常之物中贯通一体。他在不断推动不同系列创作发展路径时,最后又形成了自我创作的潜在脉络和汇合点,一条隐形的线索:现成品、传统文化符号、生活、媒介转化、关系美学等。在这一过程中,能感受到谭勋创作的无限生长力,究其根本,其是真正源于生活的创作,这也正是当代艺术的要旨。杜尚把艺术放入自己的人生中;丹托所谓的“第三领域的美”,均将当代艺术的“观念”指向了“生活”本身。通过潘天寿先生的观点我们更能领会以上各家言论的要意:“人生须有艺术,然有人生而后有艺术,故最艺术之艺术,亦为人生。”在此,谭勋的艺术创作落脚在“生活”本身。这正是当代艺术“观念”性的实质内涵。

(文/范晓楠,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评论学者、策展人,《在“逍遥”中“畅神”——谭勋的创作既是生活本》,202517写于津门)

展览名称:去散步——谭勋作品展

策展人:孙振华

学术主持:冀少峰

艺术总监:傅中望

展览统筹:刘力英、胡莺

策展团队:夏梓、李玉娟、王凯

展览设计:乔杰、田野

宣传推广:夏梓、符坚、曾静

展务运输:何淑君、钟妮雅

展览会务:黄利、李煜婷、李敏

展览收藏:马文婷、张丽

公共普及:雷雅婷、刘梦盈

主办:湖北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30日—12月20日

展览地点:湖北美术馆负一楼特展厅

开幕时间:2024年11月30日 16:30

开幕地点:湖北美术馆一楼公共大厅

(来源:雕塑头条)

艺术家简介

“去散步——谭勋作品展”今日在湖北美术馆开展,展期至12月30日

谭勋,1974年生于河北保定,199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家、当代艺术家,涉及领域涵盖:雕塑、装置、绘画、影像及展览策划等。

现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导师,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会员(FRSS)。

  责任编辑:董硕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