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舒国治把山东馒头看做风景,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的作家林清玄则将馒头当成点心。他回忆道:“在台北四纬路的一条阴暗的巷子里,有好几家山东老乡开的馒头铺子┈┈那刚从笼屉被老板的大手抓出来的馒头,有一种传统乡野的香气,非常美味,也非常结实,寻常一般人一餐也吃不了这样一个馒头。我是把馒头当点心吃的,那纯朴的麦香令人回味,有时走很远的路,只是去买一个馒头。”(《清雅食谱》)
在当年岛内的一些大城市里,有名的山东馒头铺门前总是排着长队。不少山东人也靠着蒸馒头而发了迹。而制作一手好馒头常常会令人艳羡。出生于台南的黄婉玲曾尝遍台湾老味道,并成书《百年台湾古早味》,其中她采访到一位名叫玉山仔的人,他的老家有位外省邻居要搬到城里住,临走时问他的父亲是否愿意学习做山东大馒头,父亲喜出望外,并向这位外省邻居虚心讨教馒头制作要领,他父亲后来成为村子里做馒头的高手,靠这门手艺不仅贴补了家用,还供玉山仔念完了大学。
手工制作的山东大包子
父亲还希望玉山仔能接手馒头制作,并嘱咐儿子,做馒头一定要听山东大叔的话,用高筋粉和面,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咬起来扎实,让人越吃越上口,掰一小块馒头蘸着香浓的豆浆,滋味更让人难忘”。由此推断,那位教父亲做馒头的外省人一定是位山东人。直到玉山仔的父亲去世多年后,全村里的人依然怀念他家所做的馒头味道。
这位黄女士还提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台湾乡下流行吃“面疙瘩”,即我们所说的疙瘩汤,尽管她及被采访对象都没有说明“面疙瘩”到底是哪个省的风味,但这种炝锅后加水烧开,放入洒上水和成的面疙瘩,以及白菜、茼蒿等蔬菜,以此做成的半菜、半面的咸汤,这一吃法在晋冀鲁豫陕等北方各省都广为流行,而北京的面疙瘩规整,形似小鱼,配料也讲究,当地人称“面鱼儿”。但文中提到一位叫通仔的怀念母亲学做“面疙瘩”,而他说到“面疙瘩”时是正宗的“山东腔”,问其缘由,通仔回答说:“不用这种腔调就讲不出‘面疙瘩’,反正是一种习惯”。由此可以窥见,山东人制作面食的影响力在台湾深入人心。
走街串巷沿街叫卖的豆花伯
至于玉山仔的父亲提到的豆浆,原来中国台湾人是极少喝的。1950年前后,内地人来岛内谋生门槛很低,除了馒头,便是经营豆浆、烧饼和油条等早点。山东人最初的技艺并不高明,因为大多不是从事这一行业的专业人士,而是为了生计,凭着旧时的记忆和不断探索,品质和口味才得以逐渐提升,最终达到专业水准。吃苦耐劳的山东人经营这些早点时,起早贪黑,物美价廉,童叟无欺,逐渐赢得台湾民众的口碑。
如今在内地很多城市都随处可见“永和豆浆”,而“永和豆浆”创出品牌,则归功于两位内地赴台的退伍军人,一位是山东人李云增,一位是河北人王俊杰。1950年代初,他俩搭伙,互帮互助,推着摊车在原属台北县最小的乡镇市永和市(今属新北市永和区)街头叫卖油条、烧饼和豆浆等早点。1955年,他俩有了些积蓄后便合资在永和路中正桥头开设了东海早点店,李云增负责餐点制作与管理,王俊杰负责外务。后来分成两股,一股去了台北发展,开设了店名气势非凡的四海豆浆店。另一股则留在永和,更换了霸气十足的店名“世界豆浆大王”,1987年又在店名前加了个“新”字。也正是在他俩的带动下,永和市到处都是卖豆浆和油条的店铺与摊贩,永和因此在岛内名声大噪。
新北市永和区的豆浆油条店(牛国栋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