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从艺术“异数”到“生命的艺术”——孙博文是怎样炼成的

从艺术“异数”到“生命的艺术”——孙博文是怎样炼成的
2022-09-11 16:28:44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123cmX244cm

2001年作

环境感知是艺术创作的基石,世界首先是被看到的,被感知,然后才能被意识到。从感觉——经验——知识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中年以后的孙博文从内陆走向海洋,随之从山水之间转向山海相连,他的视觉世界经历了多重的环境经验,也必然伴生多重的心理体验。山海之间的霞光是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和感观刺激。他喜欢明亮的黄色,用橙色表现光的明暗。鲜明的蓝黄橙色的叠加与交汇、融合,建构了他的“第二色彩世界”,发掘着另一个世界的神秘。

他是一个天才,骨子里内生的热爱和求新求变的内在驱动力,与人生地理版图变迁的叠加,推动他的艺术生命达到新的高度。

图片

▲《又见彩云归》

359cmx144cm

2001年

三、求新意:从渐变到突变

如果我们单纯从孙博文人生的时空中追寻他创作的渊源或者来龙去脉,再现他成长的文脉轨迹,那终究不过认定他是传统文人画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因为有序意味着死板,一味继承前人的精华,只能是证明前人的伟大,只能永远处于“九学”的阶段。也许孙博文的名字更迭注定他要创造一种新的面貌,进入一种全新的“博文”的境界。他参悟良久,体察传统,观照自然,将这种悟性揉进了绘画之中。在融合地理环境特质和超验想象、中国与西方、传统与当代、自然与理想方面,在中国画的色彩和形式语言上独辟蹊径,创造了一个梦境山水的视觉图式,这种图式有别于当代的各种实验水墨,构成了独特的“孙氏”面貌。真实的面对自我,没有被传统束缚,也没有让现实压制自我的表达,进入到了一个人生自在的境界。

艺术家成就独特面貌多在晚年形成,齐白石“衰年变法”是思考之积累。而孙博文的变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一个一生都致力于探索求变的过程,是外部环境和个人求变的双重驱动下的持续探索的结果。他是如此渴望创新,“大破大立画家胆,删繁就简诗人魂。捉笔方知功夫浅,落墨静思情不深”,内心图变的驱动力非常强烈。

师从崔子范,花鸟转向大写意,至今能清晰看到崔氏大写意精神和风格。但他从不满足于复制和再现,从花鸟写意转向山水写意。山水写意也并不新鲜,如何突破?他的目光转向了色彩。

图片

▲《乘月天水合》

144cmX361cm

2001年作

释文: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他早期的山水画承接青绿山水之传统,直到1990年代初期,对山水画的色彩表现都处于摸索阶段。1995年的《白云缭绕香满山》有了色彩表现的突变,以嗅觉诉之于视觉,增强了色彩审美体验的丰富性,也彰显了画家敏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乍一看误以为是油画,远山淡彩、点景白帆和隐没于色彩中的石径,透露着中国画古典的底色。以色代皴,白云不再依赖留白,而是绘于色彩的表面。色彩之丰富,技法之娴熟,可以断定这不太可能是色彩剧变的处女作。在移居青岛的第三年,类似的作品数量逐步增加,如《春烟含翠报芳菲》《墨花淋漓晴尤湿》《一念千里》《领峰众壑染彤妆》等等,标志着他在笔墨和色彩探索求变的道路上一直没有停歇。1997年就无画不彩了,同时写意山水的形式重新回到花鸟画创作中。

图片

▲《山云吞吐万山重》

关键词:孙博文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