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画宇宙生成 融百花齐放——“天地人和·卢禹舜作品展”众家谈

画宇宙生成 融百花齐放——“天地人和·卢禹舜作品展”众家谈
2022-10-08 18:32:52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何加林(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看了这个展览,我第一印象就是展览非常震撼,绝大多数都是巨幅的作品,我们知道卢禹舜平时工作特别忙,居然还能去挤时间画这么多的大作品,而且呈现的作品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如此丰富,让我非常的佩服。

第二个印象我觉得卢禹舜的山水样貌还是在不断变化的。卢禹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名了,经过这几十年卢禹舜对艺术不断地探索,有他自己许多对自然、对生命、对宇宙的理解。他常以“八荒通神”来表达他内心的一种胸怀。作为一位艺术家,除了要有思想、有个性追求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自身的笔墨语言,卢禹舜的强项就在于他的笔墨语言很早就确立了,而且还不断地往前推延。

此外,卢禹舜特别热衷于写生、热衷于生活,在这些小的作品当中,可以看到他对生活中的一些微妙的、一些比较丰富多姿的山川变化把握的非常巧妙。而且从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卢禹舜对色彩的敏锐运用,已经突破了传统设色的方法,他将西方的色彩和中国的笔墨进行了完美地结合融入。可以说,卢禹舜的作品达到这么高的高度,与他的用功和用心,以及他自身情绪注入分不开,这个展览让我们看到他对天地人的完整认知,非常了不起。

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卢禹舜独具个人风格,此次展览是一个气象、格局非凡的重要展览,应该说卢禹舜从业几十年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在黑龙江担任哈师大艺术学院院长、哈师大副校长,是当年中国美术界、文艺界最年轻的、专业的领导干部。一路走来,从东北到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一直担任着行政领导职务,率领着中国国家画院、全国美术界对中国画的研究、传承、创新。

卢禹舜成名很早,在全国中国画的语言创新方面一直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他的作品为什么得到了美术界、社会各界的大家的赞赏与欣赏,因为他的作品里面充满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了时代精神,以及个人对绘画语言追求所形成的新风貌。作为一名北方人,卢禹舜的作品画面上充满了雄浑、博大与厚重,但是他又把南派细腻、精微艺术风格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在他的画面既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气象、格局,还让我们看到了细腻、精致、优雅的表现技巧和手法。而且在色彩运用上,卢禹舜打破了古人单一的水墨、青绿、浅绛的格式,将非常现代的黄色、红色、绿色融入到画面当中,使得他的画面非常现代、洋气和干净,展现了我们时代的新气象、新格局、新面貌和新发展。

这个展览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画家,要有胸襟、有格调、有追求,既要传承优秀传统、历代大师留下的经典,更重要的是创新,要融入时代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比较独立的、完整的、厚重的、精致的、可观的、可赏的、源于生活的优秀作品。

图片

卢禹舜域外写生28cm×42cm2017-2022年

牛克诚(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院长):禹舜很早即出道,出道即探道。他探的这个道起点和方式很原初,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回归到了山水画起源时期,进入到魏晋时期宗炳《画山水序》所说的“澄怀观道”状态。他首先将个人的心胸、怀抱、思维、意识还原到一个了无杂质的清澄质地,再反观内心,把自然的万物收纳到自己纯净的内心世界当中,从而明见一个纯粹而本质的山水世界及其生长演绎。同时,他明见的这个道又和中国人的宇宙观内在一体。中国的宇宙观是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往古来今的时间是无限的,它存在于一个洪荒浩渺的无边状态;而四方上下的空间犹如一个有着房檐与四梁八柱的房屋,是有边际范围的。无限的时间与有限的空间交融起来的宇宙,视觉上可感、可察、可悟的蕴育着无尽的创生与演进。这也是山水画家在宇宙间存在的局限及他创造力的无限。禹舜的山水图式无疑由山石云水等基本元素组成,而这些元素在禹舜的笔下萌生、成长就形成一个广袤无垠的思维想象世界。

卢禹舜以澄怀而观看自然,看到了对象本质、内在的形质和结构特征。所以,我们看到他的“静观八荒”系列等等,是把对象的一些具体的、物理的特征和自然地理的特征几乎都被看淡了、看虚了,甚至看无了。他用高度概括的近似于几何的形来表述他看到的那个山水,这个形把丰富多样的自然万物囊括进来,它并不是与某时、某地的自然地理、地貌一一对应,它是超越于具体形貌的,或者也可以说它是超视觉的。同时,它还渗透着庄子的万物齐一的自然观念,自然的一切对象都是平等的存在,都是山水画家观照的对象,同时它们被均等布置在他所营构的山水世界之中。这里既有山、水、云、树,也有飞鸟走兽,当然也有高士、仕女等等,它们在他编织的世界里和谐共存,仿佛五音交汇在浩茫天地间和鸣。

数字化时代,我们现在观看作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靠手机来看,卢禹舜的作品就特别适合用手机看,从上往下这么看,真的就像看一个长卷。长卷是横着,用手机就不是很方便,手机老是提示调过来。卢禹舜的山水像是把横的长卷弄成竖的,使我们的目光就可以一段一段来品味,进入到他构造的空间当中。这也是对于传统与长卷相伴随的“游观”的重新解释。

其实,卢禹舜这样一个独特的山水图式,并不是简单的技法呈现,而是靠着一个人澄怀的“怀”,是他的思维力、他的想象力、他的思想性、他的智慧性的综合体现。由此而言,卢禹舜是一位具有哲人、思想家品质的智者艺术家,他创造的山水图式深邃、广博而雄大,令人叹而赏之!

高天民(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卢禹舜是一位有观念、有思想的艺术家。从这个角度说,我觉得卢禹舜的艺术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之为现实主义观念时期。即大概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这样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从他上大学学艺术开始,接受的就是现实主义的艺术观,这对他的艺术产生了直接的作用,所以反映在他的艺术上就是对这种艺术观的全面践行。这个阶段我觉得应该以1987年那次在原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四人联展作为标志,做了一个小结。这是他早期的一个阶段,是一个面对现实的阶段。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的观念阶段。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中到2012年。在这个阶段,一种理想主义推动着他对艺术的探索。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创造了一种典型的图示,即“禹舜图式”或者叫“八荒图式”。卢禹舜可以说在当时是一个逆行者——不仅突破了受西方观念所左右的否定中国画的状况,而且在中国画方面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这给所有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作品的独特性,或者说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哲学化倾向,他将中国传统的老庄哲学,融入其作品之中,进行一个山水的转化,并找到了一种自己的方式。

第三个阶段,就是2012年到今天,可以称之为“和”的观念阶段,这个阶段卢禹舜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纳入到自己的艺术之中,以“和”的概念看待现实,这也就有了他对今天整个国家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了一个艺术家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脉搏一起跳动的时候,才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的艺术家。在我看来这就是对时代精神的把握。

最后,我想说的是,卢禹舜这三个阶段是经历了“入世”—“出世”—“入世”的一个过程,但是第三个“入世”又回过头来关注现实,是对第一阶段“入世”的升华。未来我觉得禹舜应该再进入“出世”的阶段,这个“出世”即进入无我之境——从“小我”到“大我”再到“无我”之境。

图片

卢禹舜敦煌写生28cm×42cm2018年

李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卢禹舜的这批作品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艺术风格在其原来的基础上一直发展,他不断从生活中吸取营养,融进画面,始终在变化,值得赞赏;二是作为山水画的领军人物,卢禹舜创作的山水画有时代感,记录了时代发展与变化,特别珍贵;第三,他善于在传统文化里吸收养分,呈现的作品做到了诗、书、画、印、画面色彩等各种要素融合统一,不断进步,值得学习。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卢禹舜的山水画和所有人的山水画不一样的最鲜明之处,就是他强调超现实时空的表达。超现实时空的表达实际上是心理山水的呈现,这是在中国山水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表现形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卢禹舜,卢禹舜无疑是从改革开放的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唯一一个坚守山水画现代性、现代主义探索的画家,这点特别可贵。他的这种超现实山水表达的境界,当然有西方的,比如说荒漠,传统山水画没有“荒漠”这样一个概念。

我们不妨设想卢禹舜的山水画是把人们习 以为常的画日光、平光的山水转移到夜场,而且是带有X光扫描的影像学性的图像。他的这些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一种特别幽深的感受,或者说他的画面里面如果从境界和主题来表达是呈现的“深远”“幽静”,还有“孤独”“荒凉”“洪荒”,等等,这些都是他山水画表达的主题。这些主题和境界都是传统山水画中从来没有表现过的,或者说他画了一个现代城市人生活经验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感受,他不是画的一般意义上的山水画,这是他创造的或者是他画的传统山水和现代主义艺术相结合的一个地方。

作为中国国家画院的院长,如果要想服人可能还得看看他传统的东西。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期待从卢禹舜的艺术语言里面读到变化,这考量的是他对中国历史、对中国绘画的一种认识问题。比如说他的画面有很漂亮的一种大的色调的统控,早期就是靠晕染形成的,勾和皴是他基本笔墨语汇,用大面积色彩的渲染构成整体的调性,也就构成整体影像学的表达。但是如果是从那个时候一直到今天,他一直这么画的话,可能就站不住脚。所以今天他的画面增加了很多细微的来自传统笔墨的一种认识,他的细线的挺拔、刚劲,从春蚕游丝描,像元代王蒙的牛毛皴一样的小细笔,丰富了他画面的细节。这都可以看到他对中国画笔墨语言的丰富与完善。他的一些传统花卉元素的使用,都可以看出他对中国传统山水、花鸟的致敬。

卢禹舜是东北人,但让我们惊奇的是,他的画面往往流露出那种来自南方,尤其是来自明清文人画传统的细巧、静雅和温润,这是特别让我们敬畏的地方。因为他并不“躺平”在自己业已形成的超现实主义山水的图式里,也并不停留在大家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种隐喻性的现代山水画境界中,而是让你能够伫立画前仔细地去品味他的用线、用笔、用墨,以及丰富而隐晦的色彩变化。今天有很多画青绿山水的画家,但在山水的青绿处理上也未必像他处理得那么好,而且他还有极丰富的暖色调样式。卢禹舜能取得这样骄人的艺术成就,的确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代中国画大家,在拓展中如何回归,在回归之中如何攀登艺术高峰,都是值得学界深度探讨的一个当代中国画的优秀案例。

图片

卢禹舜敦煌写生28cm×42cm2018年

关键词:卢禹舜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