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墨色纷披绘华章——张松绘画品读

墨色纷披绘华章——张松绘画品读
2023-05-09 11:58:4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自渐江以来,画黄山者代不乏人。张松先生画黄山,不是自然山石树木的拍照,而是经过组合的山石树木,他会把某山移位、某石错位、某树变位,为的就是更好地抒情,更好地兴寄,更好地表达自己对黄山的理解,对笔墨语言的理解,对自然与艺术之关系的理解。如《黄岳春晖》,以虚写实,富有韵律,更有审美张力。康定斯基说:“纯粹而永恒的的艺术所包含的却是那种借助于主观因素而为人所理解欣赏的客观因素。”(《论艺术精神》)此论正符合张松先生的作品特点。

图片

桃溪人家68×68cm2022年张松作品

中国山水画曾经是隐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张松先生的山水画非出世的、非隐逸的,而是表现着对现实的关怀,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终极问题的追问。创作中,张松先生往往在具象再现中融入非写实因素,加强时空处理的自由度,对表现对象作理想化的变形,强化视觉效果,同时兼顾笔墨肌理,以达到更深沉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情感表现,真正是写其形质,传其神韵。如《山魂水韵》,没有具体描绘近景山石山体,而是舍其表求其里,舍其貌求其神,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个性意识、现代意识,所表现的青春激情和生命张力是充沛的、充盈的、充足的。

图片

水墨江南180×97cm2022年张松作品

当然,要全面理解张松作品审美内涵,还不得不从创作方法上作进一步的分析。张松先生的创作方法除了工笔写意兼而用之以外,还有对实与虚的调和运用。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他对实景与留白的处理。

留白是中国山水画中重要的构成元素,作为绘画的空间布局,体现出山水画独有的美学形式。画家对留白的不同的理解和运用,不仅表现于画家性情陶冶的修养状态,更是画家对笔墨韵味的追求态度。张松先生的留白与众不同,既是笔墨的留白也是意象的留白。他作画,只作七分,留三分给观众,让观众参与进来,对作品进行再创作。明代岳正在《博类》中说:“画须有笔外之笔,墨外之墨,意外之意,即臻妙蒂。”张松式的留白就是这样,因此给人多义的、多维的、多向的、多层次的审美意味,可谓韵味无穷。当然,这样的留白,对观众欣赏品读作品提出了挑战,也正是这样的挑战的存在,让张松先生的作品具有了更加强烈的审美张力。

二、艺术态度

林语堂认为:“中国绘画乃中国文化之花”(《论中国绘画》)。没有真正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意蕴,就不可能在中国绘画领域有创造和建树。张松先生的可贵之处就是他能够从审美表现出发,准确地理解并传达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精神。

图片

春雨潇潇34×34cm2022年张松作品

关键词:张松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