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扬卅《湖上论艺》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江苏省中国画学会艺术家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担当,刚刚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很受启发,我要一直努力追求艺术为民创作理念,画身边的人,画身边的事,画心路历程,札跟人民,向民间学习,並把这优良传统传授给当代的大学生,这也是我的使命与当担。
徐邠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扬州大学教授、美术馆馆长
艺术为人服务,为什么人服务,人是一个广泛的慨念,弄清对象是很重要的。如何服务?一是迎合,另一个是引导,这也值得深思和讨论。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表达,人们生活的一个必然追求。人类许多民族有的尽管物质生产水平低下,甚至连文字都十分简约,但对艺术却是十分地热爱,人类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在不断的进步。实践证明,真正经得住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都是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作品。人们欣赏它们的时候,温润了心灵、启迪了心智,丰富了精神生活,产生了审美愉悦。与之相反,那些一味强调艺术独立性、一头扎进一己悲欢的作品,必然因远离大众审美、需求而无法成为真正的艺术。
姚新峰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苏州国画院一级美术师
十年前因我的创作思路和一些服务基层的行动恰好与地处长江岸边的家乡政府探索实践"文化惠民"、"文化强镇"的举措不谋而合,镇政府为使文化艺术品直接送到百姓家门口,丰富基层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当地培养书画人才,在场地和资金上大力支持,于是我与镇政府合作共同搭建了文化交流平台——新峰美术馆(2013年5月正式开馆,面积2000平方米、300米展线)。美术馆创办十年来,为乡镇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举办了众多书画摄影和民间艺术展览,常年开设少儿书画公益培训,获得地方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许多荣誉。我本人也随着美术馆的开办,整个生活和创作都放在了农村,真正做到爱家乡、画家乡、服务家乡。我长期生活在江南,尤其喜爱乡村生活,喜欢从身边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并运用朴素的绘画语言进行中国画创作,努力用不同于他人的视角表现我所感受的生活样貌,强调自己的想法和追求,采用写实中略带夸张的表现手法和朴实自然、纯净平和的画风反映乡村百姓生活,近些年围绕《河口系列》和《家园动物系列》两个专题创作了一批江南题材的人物画和花鸟画作品,通过这些作品着重表现身边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点,表现江南风物特有的味道和气息。用自己的作品表达我对江南水乡的理解、体会和思考。
朱群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其一,艺术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也不是画面本身的外相形态,而是扎扎实实的用作者自己的优雅心相、浑厚艺术涵养去感染人,美化人,引导人,达到摄人心魂,启迪心智,感悟真善,和谐生活、和谐社会,和谐大千世界的巨大能量。首先艺术不能是伪艺术,不能愚弄诱导人民。艺术家的日常创作,应当自我抵制社会各类不良思潮和倾向的影响和诱惑、拒绝庸俗、低俗和媚俗的侵袭,努力耕耘,力求识高、手高、品高,倡导正大、至正、至刚、至中的精神品质。
其二,所谓服务,就是牺牲,就是奉献,是利他之心,不求回报,很少有我,多一些开阔超脱的胸襟和情怀,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以书画自足,以书画自得,由心出发,以书画供养,自助助人,自养养他,自爱爱他,以文化人,人人见文,则世界和谐,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