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1985年我和黄老师本科同届入学,当时唐勇力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在我看来,从黄老师附中读书开始的那十年,也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最贴近林风眠教学与创作理想的十年,当时学校的教学氛围是很开放包容的,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对生命与自然的颂扬的。如果回溯老一辈的先生与执教我们的老师,讲到他们“浙派”的范式,其实我们在做学生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用某种固化方式来训练我们,要求我们依照他们那样画画。作为教学者与创作者,他们带给我们的更多是人格上的感染,他们自身作为教学中的一种范式,是那一代老先生的努力为我们撑开了相对自由的空间。而黄骏正是把当时的气质和生命力延续到今天的创作和教学当中,他的个人质地是很强的。比如他给自己定的几个标准,也是他一直坚守的底线,纯粹水墨、纯正宣纸、书写性的用笔方式,他把这些东西推到了极致。还有,他的水墨作品完全延续了八十年代的态度和生命力,心存传统、力求变化。我记得他年轻的时候爱摇滚,擅长各种球类运动,他身上仍然保有初代摇滚人的气象。一直到当下他授课与创作时的那种状态,像是带着马达在身上,总是带着思辨与冲劲。
张宇凌 中世纪艺术史研究者
张宇凌:我非常喜欢皮老师讲到“水墨是我们对世界艺术之林的一个贡献”这个说法。之前在国外,很多人都是用“国画”比较多,而不是强调我们的水墨传统。这个变化带给我一种能量和自在呼吸的感觉。当水墨不是一张牌、一个证件,而是一个贡献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东西。比如黄老师的画,让我想到西方雕塑家的水彩小稿,比如罗丹的、贾科梅蒂的,十几条线表现一条线的运作,其实在他们身上也完全能看到同样的精神和追求。我们的水墨在年轻的创作者那里,已进入了影像、进入了动画、进入了一些所谓“稀奇”的东西。我到杭州来就老跟年轻艺术家聊天,他们渴望的其实是“用之自由”。“体之坚实”我觉得很重要,是“中体”还是“西体”,我们研究史论的人应该辨析其中的细节,进而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但年轻的创作者们渴望“用之自由”,渴望超越各种媒介,就像刚才盛老师说到“作品用什么”,他说用黄土和手指,提香也用手指。最后,我觉得重要的还是水墨精神的问题,即“用之自由”,德库宁也说过一句话“别人都以为我现在在画女人了,其实不是,我是在画风景”。
孙善春 书法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孙善春:黄老师的画对我最大的触动,是他画里有各种象的并置,非常现代。它并不是现代西方艺术的洗礼,而是有一种很古老的原始性的感觉,甚至有我称之为“原发”的东西,这不是靠学术传承下来的,它可能是内在于一个民族血液中的线索。黄老师这一辈人在艺术学校里,现代教育所给予他的东西,只不过可能是给他一个理由,让他更加地强化出来而已,或者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叫“显明”。从文化角度来讲,所谓“礼”的传统,其实就是让万物各安其位。那么艺术家的工作,不止于思想上、观念上的各安其位,而是画面中的呈现,这一点是非常有意思的。所谓“天地位万物育”,对于艺术家而言,其实不是一个隐喻,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创造。黄老师的画很有意思,尤其是放在学院派的背景里面,我们不谈水墨这些名称,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黄老师带给我的触动,是性情。我认为如果一个民族的艺术有性情的传统,一个人也有性情的传统,尤其是在今天的学院派里面,一个艺术家只有能够坚守住他的性情,才可能破除掉很多无奈的东西,才能把画画下去,或者像天晔说的那样,画没有古今只有好坏。但是这个好坏,只有在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性情的情况下,才可以有生存的可能性。
魏祥奇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