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的名句,自古以来在人们的眼中,山和水构成了自然的两极,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含义。而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自然主义的象征手法,这种认识和体会的目标在于实现一种交融,通过这种交融,人们便以内在化外部世界来转化自己的视角。外部世界不再仅仅出现在人们的对面;它由内在而被关照,并成为人自身的表达,正因为如此,当阮江华在描绘琼岛三三两两的山峦、椰树和山石时,也非常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背景下,表现当代海南的山水图卷,便是画当代海南人的肖像,这肖像不见得有具体的肢体、动作,但却隐含着这片热土独有的火热情怀以及无限之梦想。因此,在《幽谷春色》《春绿》等作品中,除了绚丽夺目的色彩、挺拔的五指山和多样的热带植被外,更有穿梭于山间幽谷中的飘渺云气,让我们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氤氲意境。那高耸至突破云端的五指山,那深邃而被冲虚之气连接的山间细流、梯田、房舍,以及由万泉河孕育而生丰沛繁茂的热带植被,构成了新时代海南人在建设自由贸易港背景下的精神肖像。
阮江华中国画《万泉河曙光》
五、结语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未来的海南必将成为中国对外进行金融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窗口,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融汇发展的重要桥梁。海南的美术作品也必然更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不再局限于偏安一隅的海岛文化,将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连接的艺术语汇。在自贸港建设的宏大背景下,阮江华的山水画作品显然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他以山海为其质地、琼岛为其魂魄的现代山水图卷,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基础之上,继承传统,博采众长,随时代前行,在氤氲意境的审美追求和博大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画面重在水墨与光色结合,将海南独特的人文地貌纳入其中;既有丰茂的自然植被,也有黎苗生活故事,在笔墨勾勒与色彩交相辉映间,蕴藏着对海南这片热土的关切以及诗意的描绘,构成了画象之外,具有别样的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文/李澎霖,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副秘书长)
注:本文发表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办的国家级艺术核心期刊《国画家》2025年第2期
阮江华中国画《岛西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