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杨晓阳 | 四十年丝路求索与艺术之道

对话杨晓阳 | 四十年丝路求索与艺术之道
2025-07-09 12:05:3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在全世界所有的绘画形式中,最难掌握瞬息万变甚至人力无可控制的,只有水墨。水墨的工具材料完全跟书法一样,因此我说“用笔书法化”,大量的即兴、不可预料、不可控制、无法设计的元素在其中,大自然与人同时发挥作用。比如说天气阴的时候,我们画的水墨半天不干,动作结束,画面继续在变化,水分在画面上充分渗化。在大太阳底下,可能在15分钟就干透了,这就是人和大自然天地融合天人合一。在这些多方面元素互相交错在一起过程的进行中间,还有很多人力所没有考虑到的,看着是偶然的,实际上是必然的。几十年的思考、功夫、材料的运用,在短时间可能发挥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力图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发现偶然性,使得它变成必然。它一旦变成必然,我还要不断地破坏这种稳定性,使得它再继续变化。

这次展览是从写实到写意到抽象到象征,方法从现实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到西方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材料方面突破了传统的中国画或者西画的材料,中西结合,还有非绘画手段、综合材料、设计和偶然成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17f7626b843bef2858728bdfa726f3c9.jpg

《人来人往》(组画)纸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五大板块展陈言犹未尽

杨晓阳:展品中还有我自己的收藏,散落布置在展厅空间和公共空间陈列。这些作品都将用现代手段,在文献展中呈现。因为展场的原因,在编排过程中不特别规整,基本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写生”,第二部分“主题化”,第三部分“重彩”,第四部分“水墨”,第五部分“综合材料”。展览跨度有40年,每一个阶段都力图有展示,但都只是我整体创作的冰山一角。在画展背后,每个时期,每个类型可能都有很多失败,呈现在这儿的也不代表成功,就是过程而已,是一个阶段的一种效果的呈现。好与坏、成与败,还来不及评判。我不愿重复,我就朝前走了。每一个阶段都有所递进,有所变化,像波浪形向前走,时好时坏,或许全部都是在不成熟探索中。我很欣慰的是我没有停步,我一直在推进,在波浪形发展。只要发展就鲜活,鲜活得可能不成熟,鲜活状态留下来的痕迹就是有意义的,总比一潭死水、因循守旧要强。

创新是艺术的推动力,追求象外之象是更高的追求,我都有所考虑,是不是有所表现,我自己无法评判。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展览,研究问题,给我更大启发有利于下一步探索,思考更多的问题,增加一些动力。

请横屏欣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e8d4225f2233ade1841a7c80f5ed7da8.jpg

《人来人往》(组画)纸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第一部分“生活写生”大致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从学校毕业后早年的作品。自从1985年,我就对于纯粹的那种固定的课堂写生就比较回避,尽可能画鲜活生活。从西安出发,“丝绸之路”沿途画了大量的速写,有一些是三笔两笔,有一些也有很多个小时的描绘。西洋的素描加上中国的线描,或者叫作线面结合技术。在熟练的基础上,从单一对象画到丰富对象。写生里近15年作品,跟我整体艺术思维是完全一致的,随着眼界开阔、手段熟练,逐渐从眼目所及,画到心中所想,从眼中之象、心中之象、画中之象,到画外之象四步。

由原来的没有对象就很难作画,到现在随时随地心中之象浮现出来的时候就可以作画。作画的时候不像过去有严格程序,复杂过程,现在都是一挥而就。现在的画都是速度快、表达自由,打破了按部就班的死板效果,呈现出似有似无、点到为止,制造一种丰富的效果,使得画面感觉到丰富、综合,在表现上尽量驾轻就熟。在表现的过程中有直接观察、有想到的、有运动中观察把握的,也有调动以往记忆和经验。尼玛泽仁说我的这种创作方法叫“写意写生”,这是从描摹对象走向速写方式的创作。有人说这样的写生就是创作,起码是创作构图。

微信图片_20250709093242.jpg

《人来人往》(组画)纸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关键词:杨晓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