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对话杨晓阳 | 四十年丝路求索与艺术之道

对话杨晓阳 | 四十年丝路求索与艺术之道
2025-07-09 12:05:3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第二部分的“主题创作”。过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直接下乡写生,观察生活记录素材,形成构思推敲构图,不断地补充素材,使得画面丰满具体,到编辑到定稿,到使用国画的材料和手段进行制作。现在,逐渐走向方法多样,有长期、短期、即兴等,不断变换、反复地制作的。利用现代手段,如用录像、照片、写生、综合材料反复制作。过去中国画只能加不能减,现在也可以减也能加,能挖补、能修改,各种材料并用,越来越走向自由。在我的主题性创作中间,就是由写实、写意到抽象、象征,到综合材料的使用,到莫名其妙偶然效果的捕捉。这五个部分我都是独立进行,不是一个部分进行完了,永远不再去了。

第三部分是叫“丹青意韵”,实际上就是重彩画。重彩画在我主题性绘画部分已有所涉及,有些作品就是用重彩画。但是有一个阶段,或者在每一个阶段的某一部分,纯粹做色彩的练习,就用重彩来表现我们当时的所思所想。重彩画,基本上我有几种类型,一、事物固有色,二、事物光学色彩,有光才有色,那就是西洋的科学的色彩。三、民间艺术色彩。四、现代主义的随心所欲的色彩。我四个系统的色彩同时并进,有的画画得比较平面,像民间艺术。有的画颜色比较冲突,或者颜色比较协调,像现代艺术就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大自然,从眼目所接受、所不存在的。有一些又是恢复到它的固有色,还有一些是在某一种光线照射下,各种颜色呈现的不同的程度的变化,但是更多的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是不论体系,缺乏理性,凭感觉在画,但不外乎这四个色彩系统。四个色彩在运用过程中,跟练武术一样,练了很多路拳脚,但是在搏斗过程中,所有的东西都是武器,在表现的过程中是随心所欲的、即兴的、偶然的。

“丝绸之路——杨晓阳丝路四十年美术创作暨文献展(上海)”将于7月3日开展

《人来人往》(组画)纸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水墨更是丰富多彩了。我们的水墨就是从小写小楷字、画精细白描开始的,从楷书到行草。从工笔到小写意到大写意。从勾勒法到勾皴法、泼墨法、积墨法,到综合材料的反复的叠加和替换使用,还有各种材料颜料和笔法互相的破坏,使得它产生偶然效果。水墨进行过程中,也根据题材、构图采用的办法不一样。主题性绘画也有水墨,水墨试验也有水墨,抽象水墨也有水墨抽象和具象。同时在一个画面里多种组合的也有。

水墨作品用传统的水墨不断地变换材料,如水墨可用生宣、熟宣、绢的、木板、一般的用纸,还有金属材料与新型的材料。有一些反复破坏以后新制作的材料都有可能在我画的过程中实验了。展览只是冰山一角,有所体现。水墨量比较大,从写生到创作,从写生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再到一些自由发挥,无所谓什么形式,偶然效果。

AI时代艺术思考与创作应对

杨晓阳:在超高速算力的支撑下,人工智能快速检索到我们能想得到的所有的资料,并快速分析整理,还可以提出我们想不到的问题。在本次展览绘画前期构思体验生活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人工智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DeepSeek在2024年腊月二十七轰动了世界,大年初二我就有两篇短文《狼来了》,提出我们要充分地利用人工智能,并要超越它。在随后表现过程中,我也要尽量用综合材料,所有看得见、摸得着我们知道的材料观念和方法都可以使用,都不妨一试。像毕加索、齐白石那样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这就是“形、神、道、教、无”的无限轮回。人工智能会推进加速这个过程,出现偶然效果,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突破的可能性。从高原到高峰,总是需要一部分人来做的。我的创作在目前这个情况下,短时间不考虑大家理解不理解,我要在我创新思想比较集中的这一段时间抓紧创作,尽量的排除各种干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7e368fac1ca76c070b1e0139d808d8ee.jpg

《人来人往》(组画)纸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如果跟我同道,我跟他尽量尽快沟通我思考这个方向的问题,如果是其他的路子,暂时我就不考虑了。在这个路子上利用人类以往的知识,站在人类以往知识宝库之外,向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在我们体力脑力、行动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创新突破,不计成本,不计得失,不计社会舆论,不怕有人反对,不怕有人不理解。这个展览我最近还在补充一些作品,但也可能赶不上这次展览,那就很遗憾了。

以后每一个阶段,如果有新效果、新想法、新探索,要拿出来被社会检验,最终被社会认可。后人的认可是决定性的,但是不由我们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寿命总是跟它的价值是成正比的。后人长久地认可,那就说明他的信息量大,它的创新程度对后人有指导作用。如果是陈旧的、模仿的、重复的,重复别人、重复自己、重复洋人、重复传统,那是没有前途的。站在DeepSeek的肩膀上,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在流行的肩膀上,站在我们老师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要坚定创新,不惜牺牲,创新理念、继续探索。这个展览虽然是40年丝绸之路的一个小结一个回顾,但是也是一个新的启蒙。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507/6f1c0939d101466da3c8840de4ec68e1.jpg

《人来人往》(组画)纸本水墨200cm×240cm2025年

关键词:杨晓阳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