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关山月(1912—2000)原名关泽霈,生于广东阳江。国画家,教育家。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赏识,成为其入室弟子,并改名关山月。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坚持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创作,秉承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善画梅,多为巨幅作品,构图险而气势雄。捐赠作品建立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黎雄才(1910—2001),汉族,出生于广东省肇庆,祖籍广东省高要白土镇坑尾村,毕业于广州烈风美术学校。中国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第二代杰出代表,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终身教授、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
早年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1932年赴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科留学。三十年代初创作的《潇湘夜雨》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1954年完成长达28米的《武汉防汛图卷》,该作品1956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国画展时成为焦点,被《美术》杂志持续报道。作品《珠江帆影》由德国博物馆收藏。2001年6月获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2022年12月,肇庆美术馆增挂“黎雄才美术馆”开展艺术研究,2024年该馆承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书画展并接收捐赠作品。2023年5月,其代表作被列入国家文物局限制出境名单。上海举办的岭南艺术珍品展中设立“松风三境——黎雄才个案研究”专题并展出《迎客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