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齐鲁书画 > 正文

关山月、黎雄才的艺坛心语与岁月留痕——刘曦林忆访岭南双杰

关山月、黎雄才的艺坛心语与岁月留痕——刘曦林忆访岭南双杰
2025-10-31 12:49:3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纸本设色

1981年

我说,先生的画感觉有北方气质,先生说:“苍厚与通灵,不是地域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艺术的对比和矛盾,如重而不火不霸,这就是对比与对立统一的问题。”

先生讲得好,但讲累了,我们劝他歇会儿。此时师母谭明礼也已年届耳顺之年,便陪我们去屋顶看看。楼梯又陡又窄,先生说:“爬楼梯就是运动。”待到顶层,不由地让人一惊,那就是一座花园,尤以兰花和松树盆景为佳。我一直记得黎家的屋顶花园,所以后来为蔡斯民的《留真》画册写照片说明时,写到黎老修剪松树盆景的镜头,信手就写下了“他爱松,画松,松树是人格的化身”。

待从屋顶花园回到客厅,我才问到画室门背后悬挂的自书“一河二江画室”匾额,先生题曰:“甲子之春,以黄河、长江、珠江为题,从源流到出海作三大手卷,以十年为期完成之,因题此室名。雄才。”先生说:“那是当时的一种心愿。”先生真是愈老愈有雄心啊。

天色近晚,我们告辞,并约好几天后再去看画。6月5号,我遂再访黎老,可先生4日已飞京城了。先生的助手黎镇东接待我看画,主要看了先生1940年代后期在西北画的速写,尺幅皆不大,是以毛笔直接画的写生之作,很认真,细看多枯笔或干擦,这也是在西北室外写生之必然结果吧。之后,又看到先生所藏高剑父四尺堂幅《秋声》,又有草书联“诗句清于南海月,挥毫瘦到暮秋山”,皆高剑父精品。我想,这是黎老出发前特意嘱咐助手为我准备的。

如今已愈三十八载,往事恍如昨日,先生那明目、那笑容仿佛还在眼前。

文/刘曦林,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来源:《中国书画》杂志2025年第9期)

艺术家简介

“花发南北枝:关山月、于希宁花鸟画艺术专题展”展出中

关山月(1912—2000)原名关泽霈,生于广东阳江。国画家,教育家。早年就读于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本科,刻苦自学绘画。后得到岭南画派奠基人高剑父赏识,成为其入室弟子,并改名关山月。1948年任广州市艺专教授。1958年后,历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兼院长、广东艺术学校校长、广东画院院长。坚持深入生活进行写生创作,秉承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艺术主张,追求画面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善画梅,多为巨幅作品,构图险而气势雄。捐赠作品建立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51.jpg

黎雄才(1910—2001),汉族,出生于广东省肇庆,祖籍广东省高要白土镇坑尾村,毕业于广州烈风美术学校。中国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第二代杰出代表,曾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终身教授、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擅长巨幅山水画,精于花鸟草虫,画作气势浑厚,自具风貌,被评论界称为“黎家山水”。

早年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1932年赴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科留学。三十年代初创作的《潇湘夜雨》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1954年完成长达28米的《武汉防汛图卷》,该作品1956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国画展时成为焦点,被《美术》杂志持续报道。作品《珠江帆影》由德国博物馆收藏。2001年6月获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2022年12月,肇庆美术馆增挂“黎雄才美术馆”开展艺术研究,2024年该馆承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书画展并接收捐赠作品。2023年5月,其代表作被列入国家文物局限制出境名单。上海举办的岭南艺术珍品展中设立“松风三境——黎雄才个案研究”专题并展出《迎客松》。

首页上一页...3456 6
(责任编辑:寿鹏瑶)
关键词:刘曦林,关山月,黎雄才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