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通人书法”研究的开山之作——山艺教授王谦著,《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出版

“通人书法”研究的开山之作——山艺教授王谦著,《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出版
2022-05-12 17:02:08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然而,获得名称和进入体系,并不意味着学科的真正成立。盖一事之成、一物之立,不仅需要正名,而且需要责实。

诚然,如果仅就中国书法在本土乃至汉语文化圈的历史传承之丰富、历史遗产之博大而言,说它早已是中国文化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门类,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学科”的舶来品以及现代学术的性质,决定了其治学路径、方法和规范——借用托马斯·库恩的术语,也就是“范式”——与传统之间必然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处理这种差异,一定意义上说,至少是近60年来所有从事书法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人所不能不面对的挑战。

传统书学的典型学术范式,自宋以来,以题跋、札记等为大宗,虽然也不乏力求自成体系的著述,但置诸中国传统学术体系,在德、功、言三不朽价值观中,甚至连立言的资格都未必谈得上。近代以来,引进西式学术概念,草创西式学术论文和著作,书法的学术研究迎来现代转型。但学科地位的不明确,使得转型步伐十分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更多时候是依赖于某些个体的自觉与不自觉的努力。不少探索,实不出于书法本身的需求,而来自其他学科的溢出,比如宗白华、邓以蛰等学者的美学研究。

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书协的成立、硕士教育的开展以及《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书法报》等报刊的创办,开始为书法学术研究搭设越来越多常态化的人才培养机构、研究阵地和交流平台。这之后的书法研究,现在看起来,真如跑马圈地,似乎任意一个话题、一篇文章或一本小书,都可能具有“填补空白”、“开辟领域”、“引领潮流”之功。令人诧异的是,学术转型的步伐在这种体制层面上全方位支持的态势下持续加快,于是跑马圈地的许多成果,在不断更新的理念、方法和材料等等的映照下,很快成为明日黄花。大浪淘沙之后,能够留给后来者的,大多数竟然是运用较为传统的史学方法而获得的成果,书法学术评审中出现了史学成果远超美学、理论成果的现象。究其原因,固然有不同学术研究领域自身的特点在,但也不能不承认,与整个书法学术转型的历史积累严重不足有一定关系。

之所以要简单追溯这一过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部由李一先生担任指导教师、王谦先生所著的《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让我看到了一个重要突破已经来临。

我曾在采访中谈到,当下书法发展的重大使命之一是“清理家底”,只有充分了解历史,才能筑实当下、放眼未来。应该承认,这一方面的工作,由于前述传统史学方法较为广泛地被运用,加上信息技术条件的支撑,近些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与文、史等传统学科相比较还有距离,但是就书法学术研究本身来说,也已经奠定了相当雄厚的基础。本书的第一个重要优长正在于此:极为扎实的文献功夫。曾经的复旦文科学历,使得作者深谙文史研究的材料体系,具备强大的文献搜集、整理以及解读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解读”能力又是其核心。扎实的文史功夫,不仅使作者避免了字面误读(这仍是近年来不少书法论著常见的问题之一),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解读常常能够超越书法本身而深入文化的深处。其精彩处,尤其集中在第二章《书学理论》,其“举隅”“辨微”“文采与机锋”等以及遍布于全书的对文献的解读,在在显示了作者的功力。诚如作者所指出的,沈氏书学思想具有“高密度”特点,因而在解读上也就产生了“高难度”。“高密度”,一方面源于沈氏表达的简约,另一方面源于沈氏学问的博大。解读者未必能够达到如此的博大,但至少在解读时必须深具此眼,否则就可能拘泥字面意思、固步书法一隅,难以真正从“通人之学”的广度上体悟其思想的高度。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已经显示,古代书法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如水乳之交融,不能由书法而进入文化,就难以深入沈氏这种通人的思想深处。作者的文献解读能力,保证了本书真正具备了追问沈氏思想精粹的可能性。

关键词:王谦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