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工笔牡丹画《花开盛世》就是一例。作为此次会议与会各国领导人合影的背景墙,《花开盛世》在潘鲁生的设计指导下,由山东菏泽10位农民画家共同绘制而成,凝聚了中国农民的艺术才华和生活智慧。
“我们要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知道,中华文化不仅仅是四书五经这样的文化经典,还有活在生活当中的艺术,活在生活当中的文化。”潘鲁生说,民艺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设计、研发和推广。
潘鲁生接受川观新闻记者采访
早年间,潘鲁生的田野调研要“和时间赛跑”,避免因不及时记录和抢救,留下“人亡艺绝”“人走歌息”的遗憾;如今,随着文化自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他的工作重点也转向了推进传统民艺通过好的创意和设计,进一步融入生活,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转化利用是重要的时代命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是设计师的责任。”在最近举行的中国民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上,潘鲁生在发言中表示,鼓励设计师、高校师生与民间手艺人合作,进一步“使民间工艺赋能国货国潮的时尚产业”。
潘鲁生对AI的发展十分关注,“在AI时代,如何将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怎么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他认为,当前亟须解决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转化和应用问题,应当抓紧建设中华艺术语料库,使之成为全球语料库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作为创造性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和创新。
对话:非遗保护传承重在经验和技艺的传承
现代消费呼唤传统文化传统民艺
记者: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很大程度上植根于乡村,尤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形态,在生产力长足发展、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当今中国,这一基础日益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保护传承民间文化还有何必要?
潘鲁生:民艺是城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其中的民艺纽带,仍然非常重要。民艺是城乡文创产业的内容驱动力。民艺中的形象、色彩、主题等,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民艺是民族美育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中国设计、中国风格的重要基础。
其实,传统和当下并不矛盾,“城镇化”不代表“去农村化”。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是非常快的,不到40年,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我们的现代城市发展过程当中,乡村文明非常重要。“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很重要关键词,城乡融合才能协调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发展。我们在文化保护传承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考虑发展,但是发展的过程当中也要考虑保护,要协调好,不要留遗憾。
2002年,冯骥才先生带着我们在山西后沟村做村落调研,后沟村的保护也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这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前的一个举动。当时我们已经意识到,在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传统村落、民艺需要保护和传承,事实证明这样的一个理念、这样一个呼吁是非常必要的。进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田园风光是无限美好的。
农耕文明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遗产是活态的、是精神意义上的,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伟大之处。这些东西如果没了,就没了精气神。文化保护传承与城镇化不矛盾,它们是共生关系,可以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