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隋建国近年创作的三个现象学时刻

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隋建国近年创作的三个现象学时刻
2025-08-19 17:26:29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钢架与泥巴,高5米,2008年

隋建国,《盲人肖像》,铸铜,高5米,2014年曼哈顿中央公园弗里德曼广场展出现场,2008年

以此再回到贾科梅蒂,就能理解后来他为什么放弃了那些超现实主义的前卫实验,而回归到“写生”这一看似传统甚至“保守”的创作方式中。在贾科梅蒂的作品面前,隋建国意识到贾科梅蒂所摒弃的是传统雕塑的观看与造型法则——比如头颅会先验地被视为一个几何化的椭圆球体,再通过透视来建构再现的空间纵深和体积等等…… 这些东西背后是一整套古典主义的世界观和知识原理,而并未忠实于一个具体的观看者在当下、即刻的真实所“见”和如见所“是”。所以当贾科梅蒂说,他要依据自己真实所看到的、按照自己真确的感知来做雕塑的时候,他只能回归写生的现场,而他所做的雕像也就只可能是从他当时当下的观看经验中所捕获的——一个正面极其凸出、而颅后和肩后都实际上不可见的窄缩形象,这一形象并不存在于科学透视得以伸展的那种纵深空间上,因此它一定是“无背景”(sans fond)的、好像漂浮在一片虚空中的。在贾科梅蒂一心想要追随的古代苏美尔雕塑、埃及雕塑和大洋洲雕塑中,充满了类似这样缺少科学透视比例和纵深体积感的头颅形象。

古代苏美尔雕塑《站立的男性崇拜者》

美索不达米亚,约公元前2900-2600年

29.5 x 12.9 x 10 厘米,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同样的视看原理反映在他那些微缩的人形雕像和在画面中拼命向后退远的孤零零的静物上,根据艺术家自己的解释,如果他走在巴黎的大街上看到了马路对面的人,这个人在他的整个视域的印象中就只能是比真人尺寸小得多而缺乏细节的,这才是他的所见之下真实、准确的形象,就此而做出来的雕像也就“无可避免地(inexorablement)”都呈现为一些小尺寸的雕塑[9]。这是他根据现场、根据在他和对面行人之间真实的距离所捕获到的形象——“十五米开外的这个女孩远不可能是八十厘米,最多也就是十几厘米”;而且在他看来,“为了把握其形象的全局,为了不沉溺于细节,我尤其应当保持这种距离……”[10]。所以他的所见,不是那个在一定距离外行走的人的单独形象,而是一整个包含了这一形象的存在的视域(l’horizon),意即,看者与被看者之间的这段真实的距离。就此,不只是行走的人,其存在周遭的“虚空”也被加入了雕塑之中。萨特将这一虚空的空间命名为“绝对距离”(une distance absolue):“通过走向古典主义的对立面,贾科梅蒂恢复了雕塑中那不可被切分的虚空空间。……他第一个把人雕成了如我们的所见中的样子,也就是在一定距离之外看到的人。他赋予了他的石膏人物以绝对距离……”[11]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双层基座小肖像》

关键词:隋建国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