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教育观察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与师同行,倍感珍贵——老师是茹峰艺术生涯中“最好的礼物”

与师同行,倍感珍贵——老师是茹峰艺术生涯中“最好的礼物”
2023-09-11 13:53:1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迄今,茹峰对那段时光的记忆仍十分深刻。蒋老师对原作十分珍视,要先把它装在镜框里,用塑料袋层层包好,再小心翼翼地拿到教室里给大家临摹。“可以说,我们吃到的‘第一口奶’是很纯正的。”茹峰回忆道,“蒋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和现在有所不同,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除了让我们临摹原作之外,还会教导我们如何下笔,一笔一笔亲身示范给我们看。”

有一次,蒋老师拿了一套虚谷的《葡萄松鼠》册页,让大家临摹。可有个学生却怎么也临不像,竟“突发奇想”,把镜框卸了下来,将宣纸覆在原作之上,用笔在上面描画了起来。待蒋老师回来,定睛一看,气极了,震惊问道:“好端端的一张画儿,怎么多了两个葡萄?”原来,学生描画的葡萄透过纸背,竟一不小心画到原作上去了!茹峰遗憾道:“自此以后,蒋老师便再也不给我们班临摹明清的原作,只能临摹来楚生、张大壮等当代名家的作品。好在蒋老师依旧给管怀宾他们班看明清原作,我们几个就两个班来回上课。”

图片

茹峰《幽谷图》

课堂之外,蒋先生对学生们也是关爱有加,常叮嘱他们在空闲时间来自己家里。“每次去,先生都会拿出一些收藏的作品,一幅一幅给我们翻阅,告诉我们每幅作品的技法、构图等内容。”如此,茹峰逐渐成为了蒋先生家里的常客,后来从浙美毕业回到苏州,仍旧经常前去拜访。“先生的收藏着实太多了,每次去都可欣赏一两套,令人大饱眼福。”

最美好的四年

凭借着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茹峰过五关、斩六将,于1986年考入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追随敬仰已久的陆俨少、孔仲起、童中焘等先生,更得到了卓鹤君、谷文达、陈向迅诸位老师的悉心指授,并与每位老师都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图片

茹峰《溪山清远》

其中,茹峰与童中焘老师的来往较为密切:一则他与师母同为苏州人,有同乡之谊;二则他与童老师之子童节是同班同学,常常从童节口中得知童老师的些许日常。

童老师让茹峰懂得,绘画一定要具备扎实的功底和深厚的学养。“童老师对待创作十分严谨,每次画画,必得先画五六幅相同的作品,再取其中最好的一幅,其余的则尽数撕毁。他对我们学生也很严谨。记得那时高一届的同学创作大泼墨,童老师持保留意见。那位同学忍不住问:‘泼墨不也是墨法中的一种吗?’童老师答道:‘这叫泼墨吗?这是倒墨,把墨倒掉,古人不会这样做的。’”茹峰回忆道,“当然,童老师有时对我们也比较宽松,如有同学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画,他也不会太反对。”

图片

茹峰《山静溪声远》

关键词:茹峰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