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地市 财经 金融 房产 汽车 书画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文体

对话李象群|用雕塑作品表达人民的意志、情感和愿望

中华网山东频道 2024-10-21 11:57:12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中国美术报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象群围绕着新时代雕塑的发展特点与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度对话。李象群深刻阐述了雕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多元化与跨界融合性,以及公共性与互动性,描绘了新时代雕塑艺术的丰富面貌。他表示,文艺创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反映时代精神,讴歌人民。在推动文艺创新方面,李象群注重作品的原创性和时代性,并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通过本次对话,可以体会到李象群对雕塑艺术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相信他的艺术创作将继续为新时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编者按


中国美术报: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您认为新时代雕塑艺术发展在创作规律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和面貌?

李象群:首先是雕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新时代的雕塑家们自觉将弘扬民族精神和拓展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创作追求,通过作品诠释新时代精神。他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和精神内涵,将其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雕塑作品。雕塑艺术作为时代精神的镜像,新时代雕塑作品在反映时代风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表现国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性雕塑,还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状态的写实性雕塑,都深刻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落成的四座大型主题性雕塑《追梦》《信仰》《伟业》《攻坚》,是我国新时代开篇最重要的国家级公共艺术工程。

其次,雕塑艺术的多元化与跨界融合性。新时代雕塑艺术不再局限于传统材料和形式,逐渐呈现出与数字化、科技化等新兴领域深度融合的趋势。例如,艺术家通过电脑建模、数字设计、多媒体艺术、数字成像以及3D打印等技术,创作出具有新媒体特质的雕塑作品。当今,在机场、车站、商场等公共空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与科技相结合的雕塑艺术涌现。这些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审美变迁。

最后,雕塑艺术的公共性与互动性。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雕塑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之中。这些作品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以雕塑艺术为载体的公共艺术展览在全国各地成为一种热潮。同时,出现在公共空间中的雕塑的互动性也逐渐增强,更加强调通过多种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从而使公众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此外,公共空间中的雕塑承载着重要的社会美育职能,能够有效地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

中国美术报:您是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您认为当前的文艺工作,应该如何更好地反映时代精神、讴歌人民、服务人民?能否分享一下您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民的热爱结合起来?这对您个人的艺术创作有何影响?

李象群:在文艺创作中,人民既是表现的对象,也是服务的对象。文艺工作者应该深入人民生活,了解人民的需求和情感,通过作品反映人民的喜怒哀乐,表达人民的心愿和心声。这种创作导向要求文艺工作者保持与人民的紧密联系,从人民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让作品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文艺工作者应时刻保持对时代变化的敏感度,深入观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变革。通过对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将时代精神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在创作主题层面,应紧密围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创作,提供多样化的精神食粮。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群体,推出符合其审美需求和价值取向的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层面,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使作品更加贴近时代、贴近观众。

多年来,我的雕塑创作主要集中在现实主义雕塑领域,这种艺术形式自身与社会、人民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追梦》的领衔主创,自接到创作任务起,我和鲁迅美术学院的创作团队抱着“克服一切困难”和“尽最大努力做好艺术创作”的态度,用时代优秀的雕塑作品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伟业树碑立传,用精湛的艺术语言精心打磨塑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涌现出的代表人物形象,为党的100周年华诞献礼。

为了能把作品做好,每一位创作者都对主题进行了悉心研究,因为无论是写实的情景再现,还是浓缩史实的综合表现,它都需要创作者真正深入地了解人物形象。《追梦》中创作的56个民族,与2017年鲁迅美术学院团队所创作的大型雕塑《旗帜》不同的是里面又增加了14位职业人物代表和四个儿童,共73个人物。73个人物大部分形象都是由鲁迅美术学院的学生、教师,创作团队的部分成员和他们的朋友及我本人担当模特。我们尽可能找不同民族的模特,有一些确实不容易找到的民族,就选择特征相近的模特。创作团队精心查考民族文献,查找民族服饰,悉心揣摩,体会特定时期人民的思想情感,以“真实”二字体现时代特征,并且带着崇敬和敬畏的心投入创作,竭尽全力创作出打动人心的当代现实主义精品佳作。

我在创作理念上始终坚守人民立场,用雕塑作品表达人民的意志和情感。例如,《红星照耀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阳光下的毛泽东》《巴金》《焦裕禄》等作品。通过多年的研究,我力求用雕塑艺术展现真实可信的革命领袖、文学家以及“人民的好公仆”的形象,激发公众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在创作内容上,贴近人民生活。我的雕塑作品涉及体育、肖像、历史人物等多个领域,这些题材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希望通过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例如,体育题材雕塑作品《永恒的运转》《接力者》《行健》《G弦》《奔跑吧》等,不仅是展现运动员的力量与美,更是传达奥林匹克精神和人类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体育事业,追求健康、美好的生活。

图片

李象群创作《焦裕禄》现场

中国美术报:请分享您在推动文艺创新和发展方面的思考,您如何看待文艺作品的原创性和时代性?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李象群:文艺作品的原创性和时代性是衡量其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两个重要维度,它们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文艺作品的独特魅力。原创性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它指的是作品在内容、形式、主题、表达手法等方面所展现出的新颖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原创性不仅是艺术家个性和创造力的体现,也是推动文化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时代性是文艺作品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的纽带,它要求作品能够敏锐地捕捉时代脉搏,反映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真实面貌,传达出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时代性赋予了文艺作品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使其成为记录时代、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一对相抵触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共生共荣的。传统是经典和积累部分,需要吸收和传承。文艺创作者应努力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契合点,通过巧妙地融合与创新,创造出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敢于勇于创新,将现代审美理念、科技手段等融入艺术创作,使作品更加具有时代特性。

中国美术报:对于未来,您有什么计划或期望?

李象群:我将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继续在现实主义雕塑领域深耕,深入挖掘美术创作的时代资源。通过雕塑艺术创作反映国家发展成就、民族精神风貌和人民美好生活,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此外,在创作中,我也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雕塑作品成为承载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载体。通过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雕塑艺术展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来源:中国美术报)

艺术家简介

李象群: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不是一对相抵触的概念

李象群,1961年生。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在鲁迅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东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研究和执教,培养出大批艺术人才,为中国雕塑力量的延续做出了巨大贡献。2016年-2023年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2000年进入清华大学工作,2024年当选为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现任第十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雕塑领军人物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具象雕塑及大型主题性雕塑创作。在中国当代肖像雕塑、城市雕塑等专业领域成果卓著。主持了多项国家重大艺术工程,助力国家形象塑造。多件作品被国际奥委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

李象群是艺术家、教育家、还曾是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在全国两会提案,为中国的艺术文化事业发展助力。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获第三、四届全国体育美展特等奖、一等奖,新中国城市雕塑作品展优秀奖,第54届国际缪斯艺术奖,英国肖像雕塑年度展费瑞克里最佳作品奖,攀格林新人奖等。

  责任编辑:周龙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