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到画院后,我先到一楼美术馆进行了观摩学习,很受启发。写生作品和工笔画创作不太一样,写生作品更加鲜活,和我平时的工笔创作不一样。自从到画院后,我也一直在学习写意人物,写意人物需要持久关注传统,因为深厚的传统功底是至关重要的。深入钻研传统技法和文化内涵,能让自己的作品扎根于悠久的文化土壤,为作品注入根与魂。这几年我随单位经常在外写生,有诸多体会,写生能够让作品非常生动,有气韵,不同于工笔创作。近几年我的主题性创作项目《使命》《筑梦》等人物造型都是来源于写生,写生能够真实地捕捉到人物的形态、神韵和情感,创作《使命》前我积累了大量消防人员形象的写生和创作,今年创作的《筑梦》同样,我多次深入工地采风写生。我认为,写生不仅要去关注人物的生活状态,更主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情感,去捕捉那些瞬间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姿态,既包括生活的幸福感、对生活的憧憬,也要去表现他们生活的苦涩、生活背后的沉重,这样创作的人物画才能触动观众内心,引发共鸣。六位画家的这些写生作品非常精彩,尤其在人物画追求当代性上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在构成感、题款、钤印等方面有不少创新之处,都体现了当前水墨人物画的创作高度,值得学习借鉴。
李承东(山东文博研究会副会长):
六位老师的画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的刻画和造型非常精彩,看完后十分激动。在我看来,写生既是创作的工具,为创作服务,同时也可以独立拿出来作为肖像画的题材。孔院长曾画过时代模范的写生,表现模范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奉献精神,通过艺术的形式传播正能量,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真善美,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对于社会和时代有着积极的影响。
蔡群(江西国画院院长、东西南北六人行写生展参展画家):
充实之谓美!真力弥满,万象在旁,这不仅是艺术的真谛,也是水墨人物画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在当代水墨画坛中,有这样一批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笔墨间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张力,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精准的控制力。他们不仅精通笔墨的运用,更在写生之道上独辟蹊径,拓展了笔墨应物写生的无限妙法,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完美融合,达到了传情达意的新高度。然而,在当今这个观念交错、本体荒芜的时代,艺术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有时,我们似乎迷失了方向,写意精神阙然,过度沉迷于表面的浮华与虚幻。但正是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应坚守并传承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我们倡导的是一种“根深叶茂”的艺术发展理念。首先,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好绘画基础,如同深植于沃土的大树,只有根系稳固,才能支撑起繁茂的枝叶。这需要艺术家们深入理解并掌握中国画的精髓与技法,从线条的流畅、墨色的浓淡、构图的巧妙等方面入手,不断磨练自己的技艺。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艺术家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其不断创新与突破,而中国画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更需要在传承中寻求发展。我们倡导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不仅要在技法上有所创新,更要在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大胆尝试,创造出既具有时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的艺术作品。只有这样,中国画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它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画的魅力与深度。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传承与发展中国画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新伦(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集美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东西南北六人行写生展参展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