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张瑞敏 | 越过万重山

张瑞敏 | 越过万重山
2023-11-12 15:29:0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张瑞敏回忆起了吴天明,回忆起了那段岁月,泪洒现场。

而吴天明已于2014年去世,他的一生都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

图片

海尔是海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张瑞敏是中国商界最耀眼的那颗星,用时下的话来说就是流量担当。

张瑞敏被频繁邀请至各大商界领袖论坛,他和全球500强的公司领导人平等对话。

那时海尔的规模虽然比不了人家,但是海尔的发展速度和管理理念让张瑞敏有足够的自信。

1984年至2000年,海尔的平均增长速度是81.6%,在全球家电企业中独占鳌头。

加之新世纪的步伐临近,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成为大势所趋,张瑞敏的一句“与狼共舞,就要成为狼”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金句。

张瑞敏还有一句名言“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但从历史阶段来说,的确存在一个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成功的企业才会赢得时代的关注。

我们不妨先简要回顾一下中国现代管理的发展历程:

如果以改革开放元年1978年来算,到1990年代初,中国的企业管理无论是学科建制还是生产实践,属于集中式探索模式,即顶层意志和知识精英共同推动,这一阶段涌现出来的是敢于打破体制僵局的厂长(经理),比如首钢的周冠五。

但破局也不是谁都能破,就说在股份制改造这件事上,走的是自上而下的路线。整个80年代的管理主题是搞活,国家放一些,企业的活力就多一些。

张瑞敏1984年才去青岛电冰箱总厂,但他面对的不是体制问题,而是发不出工资的基本生存问题。就算是改制,政策也还惠及不到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

1992年开始进入第二段思潮,股份制重启,公司法确立,更多就看企业自己的了。

这是张瑞敏让海尔迎风飘扬的时代,他搞自主班组、OEC管理法,用文化激活红星电器的案例走进了哈佛商学院的课堂,随后又是市场链,这一串管理创新之后,张瑞敏在诸多企业家中涌现而出,各种张瑞敏语录出现在了书摊上。

关于经营管理的知识,从国家精英手中来到了企业领导者的手中,这是从集中化到分布式的转变。

这种转变是为上下共同探索(经济学上叫做诱导和自发的结合),比如我们以国家行为引入美日先进的管理思想,而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民营企业家亦通过贸易的机会主动学习日本的管理理念。

张瑞敏则因为做过全面质量管理的讲师,这段经历对他给海尔奠定了扎实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无帮助。

质量管理表面上是统计学和运筹学,实际上是人的问题,因为人的观念和素质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质量。

这也是为什么张瑞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反复提及“一流的产品是一流的人干出来的”。从这一点上看,质量管理更像是“人单合一”的思想根源。

如果说80年代是国家把企业扶上马,那么90年代开始,企业就要独自去行一程了。

这需要依赖于企业家的能动性,不仅仅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企业家精神,更需要的是观念的不断革新。

这种革新表述成战略就是“差异化”。

一直到今天,海尔都在坚持走差异化的路线,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其每七年制订一次的战略规划。

1993年,张瑞敏在一家杂志上发表了《我的人生坐标——争雄国际市场》。在可检索到的文献中,这是他第一次以文章的方式对外界介绍自己并吐露心声,其中有几点颇值得思考:

1.海尔不但要成为国内第一,还要成为国际第一。

关键词:张瑞敏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