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金融财经 > 财经资讯 > 正文

张瑞敏 | 越过万重山

张瑞敏 | 越过万重山
2023-11-12 15:29:01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2.1985年砸掉76台冰箱,是因为看到小生产者意识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打不了胜仗的。

3.一个叫王俊成的青年女焊工为了工作默默忍受病痛,最终昏倒在了生产线上。临终前,王俊成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她死后,送她去火葬场的路上,让灵车在门口停一下,好让她再看一眼她为之奉献了青春的工厂。

这件事对张瑞敏的触动非常大,他写到“如果不能维护他们的利益,如果不能替他们着想,如果不能创造一个让他们发挥作用的机制,将是最大的失职,企业也必将失去凝聚力。”

4.人人是人才。三国时期蜀国先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诸葛亮不放权。

1994年,海尔创业十周年之际,张瑞敏把更多的感受以豪迈不失细腻的笔法写成了那篇著名的《海尔是海》。

海尔要像海,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而使其自身成为永恒的存在,“这种存在又为海中的一切提供了生生不息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

对于这篇文章,海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就会有不同的解读。

在海尔轰轰烈烈走出国门到美国南卡建厂的时候,有人说海尔的海是象征全球化的海。

在张瑞敏提出生态品牌战略的时候,有人说海尔的海是以人本主义精神为基础的商业生态。

因为海的意向极具包容性,加之张瑞敏哲学化的表达,《海尔是海》就显得永远不会过时。

更明确的是,张瑞敏从一开始就坚定了要打造一个从中国发展起来,让全世界用户都愿意使用其产品的全球化品牌,在他看来,没有能力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因此才会有“国门之内无名牌”这样的豪言。

张瑞敏在享受赞美和掌声的同时,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这其中以《中国企业家》驻美记者李亚平的《提醒张瑞敏》最为著名。

文章认为,美国的优势在于科学和技术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市场辽阔和劳动力低廉。美国又有严苛的法律体系和非关税壁垒,海尔到美国去显然会面临一场不公平的竞争。

这篇文章发出后掀起了轩然大波,也把张瑞敏置于风口浪尖。

第二年,《中国企业家》社长刘东华带着杂志社全体员工来到青岛和海尔管理层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张瑞敏说《提醒张瑞敏》一文是善意的,而海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担心的问题比文章中提及的几点要多得多。

交流期间,张瑞敏提出了两个洞见:一是现金流的意义大于资产负债率,二是市场机制好了,企业未必能变好。

针对第一点而言,主要是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健康的运转模式,这些会直接体现在现金流之中。

针对于第二点,我们需要站在斯坦福战略学教授罗伯特·伯格曼提出的“战略领导力”的视角去理解,即企业如何适应环境并利用环境进行演化,其中利用环境演化比适应环境更加重要。

通俗来说,环境再差,企业的内部生态如果富有生机,依然会得到有效增长。

在钱德勒的理论中,利用环境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环境的。

如果我们坐在张瑞敏和《中国企业家》交流的会议室里,并可以把镜头推到遥远的未来,或者说我们目前所处的当下,就会发现张瑞敏从来都不会在任何场合去谈论市场环境,更不用说去抱怨。

这个话题对于他来说不是禁忌,而是从来没有成为过问题。

张瑞敏是善用环境的高手,他称这种能力为“观念的变革”。

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市场环境始终都在急剧变化之中,和美国的现代化进程相比,我们可能并不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应期”。

关键词:张瑞敏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