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尔智家推出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它将各领域、各行业、各品类合作企业链入海尔智家体验云平台,共同打造智慧生活场景,服务用户需求,推动海尔从家电制造商转型为场景方案服务商。
用户的体脂、饮食、采购等交互体验数据信息,实时并联至食联网各节点。冰箱屏幕上,不仅会显示用户的身体指标,还能推荐健康食谱,实现食材一键采购。这一由冰箱延伸出的“食联生态”,是由海尔和合作企业共同搭建的。每一个智慧场景背后,都是一个个围绕用户体验搭建的生态。
这是海尔持续开放的缩影。近年来,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通过联合布局,打造了一个涵盖家电、家居、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的生态系统:实现疫苗安全接种与全周期可追溯的疫苗网、以物联网思维重塑农业生产和销售渠道的食联网、为用户提供衣物全生命周期智慧解决方案的衣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一个个行业边界被打破、被重塑。
内拆企业边界——
“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这是海尔首创的“人单合一”管理理念。“人”是指员工,“单”是指用户价值。员工不是对上级负责,而是对用户和市场负责,这就打破了企业内部的科层制,所有人都通过满足用户需求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创造的价值越大,得到的收益越多。
员工变成创客,创客组成小微组织……为了支持“人单合一”落地,海尔去掉了1万多名中层管理者,将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下放给小微组织,赋予其充分的自主权。海尔希望通过让每一名员工走到前台,给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家人才提供不同的价值实现路径。
此外,海尔还拆掉企业的围墙,鼓励外部人才在海尔的平台上创新创业。海尔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晔说,以全球十大研发中心、海创汇创新加速平台、HOPE开放式创新平台等为依托,海尔建立了覆盖全球主要技术高地的“10+N”资源网络体系,为公司技术难题和产品研发提供解决方案,让“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成为可能。
打破企业的边界,全球一流资源在海尔的平台上集聚、耦合、创业,再造一个“新海尔”。今天,在海尔平台上,已经孵化出4000多个小微公司。一个自组织、自驱动、自进化的海尔,正在从愿景成为现实。
向海尔学什么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有媒体持续跟踪海尔的发展历程,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深度报道。其中,刊发在2005年10月25日头版的《海尔的证明》,至今让许多老海尔人印象深刻。
彼时,海尔正处于全球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而这篇报道正说出了年轻海尔的“心里话”——“我们要努力向世人证明,中国也是可以创造出世界级品牌的!”
19年过去了,海尔由小变大、持续发展,用行动交出了一份令人刮目的答卷。然而,让很多人看不懂的是,体量足够大的海尔,如今却在努力把企业做“小”。
这么做,周云杰的观点很明确:大企业普遍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如何让自身变得更加灵活和敏捷起来?海尔就是要通过“砸”组织,打破传统科层制边界,把原本庞大的组织架构变成了小微,形成了“1.5万+”创客参与的链群合约生态……
蓝图正一步步成为现实。在海尔,“努力把大企业做小,人人成为自己的CEO”“坚持‘人单合一’模式创新,在市场中识变应变”“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以无界生态共创无限可能”等理念,不仅成为海尔人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也让海尔转变为一个具备自我进化能力的生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