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刘成纪:中国上古器具的哲学发生

刘成纪:中国上古器具的哲学发生
2023-05-26 15:12:5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当无限杂多的自然物象被浓缩为八种卦象,这八种图式及其变体(如六十四卦)也就反过来成为世界存在性状的视觉相等物。自此,世界的显现就有了两种模式:一是自然世界的自在呈现,它存在于人的眼目色相之间;二是人工图像的显现,即以抽象的卦象形成对世界的图式化表达。《易传·系辞下》云:“《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6]正是在讲人工图像反向映显自然世界的特性。但是,就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言,人的认知能力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之间存在着永难克服的不对称。这意味着再完备的人工图像也只能映显对象世界的局部性状,而不可能真正与其重叠。或者说,人工图像(卦象)对世界的呈现永远只能是以有限的形象形成对无限世界的暗示,而不可能再现世界本身。在人的经验边界之外,存在着人力无法触及的超验区域。这一区域的不可知性,意味着人工图像(卦象)的表达既立于直观又指向暗示,既可局部再现又必然走向象征。这一“超以象外”的指向,为易学走向哲学乃至神学开了滥觞。

图片

伏羲八卦图

二、《周易》的器具哲学

在中国先秦文献中,对于器具哲学特性的认知,《周易》具有奠基性。之所以做出这种判断,有如下原因:首先,《周易》的图像(卦象)哲学,显现出广义上的器具性。比如,它用“——”代表阳,以“——”代表阴,然后用阴线和阳线的不同组合排列成八种卦象。其中,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巽卦代表风,震卦代表雷,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这些卦象,既具有对宇宙整体的包容性(天、地),又显现出宇宙内部的构成性(风、雷、水、火、山、泽),可以说是一种建筑学意义上的宇宙模型。在此,宇宙虽然不是器具,但卦象的组合和互动却使宇宙显现出器具化构型的特征。其次,关于图像与器具的关系,《易传·系辞上》云:“《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7]这中间提到的“制器尚象”说明,中国远古时期对器具价值的界定,与《周易》的卦象一样,都是以对对象世界的图像表现作为目的。《周易》对世界的图像建构和哲学阐明,对人工器具具有同样的适用性。也就是说,它们都充当了对象世界的视觉相等物,都是以人工图像作为对象世界的象征。第三,《易传·系辞上》讲:“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8]按照这种界定,图像和器具具有一体性,都是使对象事物显象或显形的方式。同时,无论“观物取象”还是“制器尚象”,其最终目的都是“立象尽意”,即以形象作为世界无限性的象征,作为世界隐秘意义的揭示者。在此,哲学乃至神学,构成了两者的共同目标。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当代社会,虽然也有一些哲学家大谈器具哲学,如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对凡高《农鞋》的卓越阐释,但实用和审美仍然构成了现代人对器具价值的主流认知。尤其是现代科学对一切神性之物的“去魅”功能,更使对器具实用和审美价值的认知得到无限强化。这是现代艺术史研究往往更重视古代器具的审美特征(如造型、线条等),而忽视其哲学象征价值的根本原因。但是,以这种方式介入《周易》器具观念研究,显然是无效的。如上所言,这部文献无论在图绘层面谈“观物取象”,还是在器具方面谈“制器尚象”,其目的均是哲学性的(“立象尽意”),对涉及日常人伦物用层面的问题则采取了全面搁置的态度。这种状况意味着,在古今之间,存在着对器具价值认知的重大差异。现代科学主义的器具观,已基本将器具的哲学和神性价值荡涤净尽。除了一些存在于公共空间的纪念性建筑仍然保持着象征意味外,人的日常生活基本被裸化的物包围。对于这种纯粹消费性的物,最有效的分析手段只能是人体工学和美学。但是《周易》的“制器尚象”和“立象尽意”之论却证明,在远古时代存在着相反的状况,即:它不是实用、审美祛除了象征,而是象征压倒了实用和审美,或者至少通过象征实现了对实用、审美等世俗价值的超越性引领。

关键词:刘成纪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