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论鲁迅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贡献

论鲁迅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贡献
2023-09-04 18:58: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鲁迅一直喜欢毛边书。所谓“毛边”,是指装订成册的书籍或杂志不切边。鲁迅是毛边书的早期爱好者和坚定提倡者,他戏称自己是“毛边党”。早在1909年,由他设计出版的《域外小说集》就是“毛边”。1925年,鲁迅与台静农、李霁野、韦素园、韦丛芜及曹靖华等六人在北京成立了未名社,出版了“未名丛刊”18种,“未名新集”6种,以及不列入丛书的2种。其中的图书大部分是毛边书,版面疏朗大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鲁迅的装帧设计思想。1935年4月10日,鲁迅致曹聚仁的信中写道:“《集外集》付装订时,可否给我留十本不切边的。我是十年前的毛边党,至今脾气还没有改。但如麻烦,那就算了,而且装订作也未必肯听,他们是反对毛边的。”

鲁迅之喜欢“毛边”,自然有个人的兴趣与偏爱,他认为,毛边书可以边裁边读,很有乐趣。但他提倡“毛边”,当初也是很为读者考虑的,他认为,全书读完后把边切掉,又像新书一样,非常干净。20世纪30年代,毛边书和毛边杂志曾经受到部分文人的喜爱,流行一时。但“毛边书”需要读者在阅读时自己裁开,翻阅也不太方便,后来便基本不用了。

鲁迅根据内容需要确定开本、排版和装订样式。1933年,瞿秋白在上海从事文化活动,编辑了《鲁迅杂感选集》,并撰写长篇序言,对鲁迅杂文给予精当的评价。该书出版时,鲁迅于1933年4月20日致出版者李小峰一信说:“《杂感选集》的格式,本已用红笔标了大半,后来一想,此书有十七万余字(连序一万五千字在内),若用每版十二行,行卅六字印,当有四百余页,未免太厚,不便于翻阅。所以,我想不如改为横行,格式全照《两地书》,则不用三百页可了事,也好看。”

1935年,黄源要编辑《译文丛书》插画本,同年4月9日,鲁迅致信黄源,建议:“插画本丛书的版心,我看每行还可以添两个字,那么。略成长方,比较的好看(《两地书》如此),照《奔流》式,过于狭长,和插画不能调和,因为插画是长方的居多。”

鲁迅对于版式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在给编辑的信中,对《写在坟的后面》一文的编排作了详细的标注:如要求“另起页”,题目上下各“空一行”,题目前“空四格”,题目每字之间“空半格”,最后诗歌的排列上下各“空一行”,前面“空六格”或“空八格”,标题与正文各用几号字等等,他甚至具体到标点符号。他多次说:“书的每行的头上,倘是圈,点,虚线,括弧的下半的时候,是很不好看的。我先前做校对人的那时,想了一种方法,就是在上一行里,分嵌四个‘铅开’,那么,就有一个字挤到下一行去,好看的多了。”鲁迅的这一发明,一直沿用至今。

鲁迅在版权页的设计上,也喜欢别出心裁。印《十竹斋笺谱》时,鲁迅说:“我想这回不如另出花样,于书之最前面加一页,大写书名,更用小字写明借书人及刻工等事,如所谓‘牌子’之状,亦殊别致也。”

鲁迅设计书籍,不仅考虑书的美观大方,也充分考虑读者的购买力。他设计的大部分封面只有文字,没有图案,或图案比较简单,一般用两色,用三色的不多。因为印刷复杂,成本就要提高,就要增加读者的负担。陶元庆曾给《莽原》设计过一个封面,需要用两色板印刷,费用较高,鲁迅认为《莽原》是小刊物,书价廉,用两色板的封面是力所不及的,建议请司徒乔另外设计一个,陶元庆画的那一幅可以用于讲中国事情的书上。后来,鲁迅将这一封面用在自己校订的《唐宋传奇集》上。

关键词:鲁迅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