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论鲁迅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贡献

论鲁迅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贡献
2023-09-04 18:58: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鲁迅编辑的《奴隶丛书》,收入青年作家叶紫的短篇小说集《丰收》、田军(萧军)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长篇小说《生死场》。鲁迅分别为之作序,并介绍青年木刻家黄新波为《丰收》设计封面、作木刻插图,为《八月的乡村》设计封面。鲁迅将书刊插图作为木刻的主要用武之地,经常利用自己的影响,向其他刊物推荐插图,这也是鲁迅介绍木刻作品、推动木刻发展的重要方式。

鲁迅临终前编辑了瞿秋白的遗著《海上述林》。为了增加读者的兴趣,为了纪念死者,鲁迅甚至不顾和上卷体例的不同,主张将原来所附的12幅插图一并印入下卷,体现了鲁迅重视插图的一贯思想。

鲁迅编辑刊物如《奔流》《译文》也喜欢多加插图。对此,许广平在《鲁迅与中国木刻运动》中有生动的回忆:“大约是编《奔流》之故罢,当一九二八年的时候。他编书的脾气是很特殊的,不但封面欢喜更换,使得和书的内容配合,如托尔斯泰专号,那封面就不但有书名,而且还加上照片。内容方面,也爱多加插图,凡是他手编的书如《奔流》,以及《译文》,都显示出这一特色。而插图之丰富,编排之调和,间或在刊物中每篇文稿的前后插些寸来大小的图样,都是他的爱好。即在现时研究起来,上述刊物拿到手头,没有人不觉得满意的。”如鲁迅在《奔流》刊载了日本文学家、文艺理论家有岛武郎的文艺论文《叛逆者》三篇,分别论述了雕塑、诗和画,鲁迅专门加插画二十种,是原本中所没有的。1928年11月30日《奔流》第一卷第六期介绍了日本的少男少女画家蕗谷虹儿并刊载其诗《坦波林之歌》和一幅画。介绍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亚波里耐尔的诗歌《跳蚤》和一幅Raoul Dufy的木刻《跳蚤》。诗歌咏叹道:

跳蚤,朋友,爱人,

无论谁,凡爱我们者是残酷的!

我们的血都给他们吸去!

阿呀,被爱者是遭殃的。

为什么要刊发一首咏叹跳蚤的小诗?应该是其中的“爱”与“残酷”融为一体的思想引起了鲁迅的强烈共鸣。鲁迅在许多场合表达过类似的思想。如他赞扬阿尔志巴绥夫“毫不多费笔墨,而将爱憎不相离,不但不离而且相争的无意识本能浑然写出”,能写出“爱憎的纠缠来”,并进而说:“俄国人有异常的残忍性和异常的慈悲性。”

1933年9月,由鲁迅等创办的刊物《译文》在上海创刊,鲁迅在创刊号上撰文,特别强调:“文字之外,多加图画。”许广平也在回忆录中说:“他很注意装潢和美化版面。他编《译文》的时候提倡多登木刻,原因之一是可以美化版面。他希望书里边也最好能有配合人物或情节的插图。另一点是他主张书和杂志不要编排得很挤,字号要大一些,一片密密麻麻的小字会使读者看了透不过气来。他主张一般的文章开头空五六行的位置,有时在文章的空处加上一点小的图案花样,美化刊物。”

除了文学,鲁迅也念念不忘其它方面的插图。如他希望科普书要多加插图。他翻译的《药用植物》一书,插入近30幅植物图片,生动有趣,直观易懂。

鲁迅不惜精力、财力,介绍了大量外国插图名作如《蕗谷虹儿画选》《比亚兹莱画选》《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死魂灵百图》等。他还准备出版《〈铁流〉之图》《〈城与年〉插图》《〈安娜·卡列尼娜〉插图》,法、英、俄等国的插图选集以及明代小说传奇插图选集等,都没能实现。1936年3月10日,鲁迅扶病撰写了《城与年插图小引》,原拟将此书付印,“以供读者的赏鉴,以尽自己的责任,以作我们的尼古拉·亚力克舍夫君的纪念。”也没有来得及出版。

关键词:鲁迅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