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论鲁迅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贡献

论鲁迅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贡献
2023-09-04 18:58: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鲁迅不仅为自己的译作选插图,也为别人的译作找插图。1929年冬,一位素不相识的文学青年孙用将其翻译的裴多菲的长诗《勇敢的约翰》寄给鲁迅,鲁迅决定介绍出版,并向译者征询插图,不久收到了从匈牙利直接寄来的十二幅彩色壁画画页,很是精美,鲁迅决定全部插入诗集出版,但费了一年半时间,跑了三个杂志编辑部和两家书局,都无功而返。最后,由鲁迅代垫一笔可观的印费,才得以出版。尽管鲁迅对印出的书仍不太满意,但他认为,在当时已算印得比较好的书。

曹靖华是俄苏文学的著名翻译家。1924年赴苏联留学,翌年回国,参加过未名社,出版过翻译小说《烟袋》和《四十一》。1927年4月,再赴苏联,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1933年回国。他翻译的绥拉菲摩维支的长篇小说《铁流》,经鲁迅编辑,于1931年出版。出版前,鲁迅多次写信,请曹靖华寻找毕斯克列夫作的《铁流》插图,没有成功。鲁迅只好将原本的几幅插图印入书中,并说明道:“毕斯克列夫是有名的木刻家,刻有《铁流》的图若干幅,闻名已久了,寻求他的作品,是想插在译本里面的,而可惜得不到。这回只得仍照原本那样,用了四张照片和一张地图。”

1931年9月,在为李兰翻译的马克·吐温的小说《夏娃日记》所作《小引》中,鲁迅特别介绍了其中的插图:“莱勒孚(Lester Ralph)的五十余幅白描的插图,虽然柔软,却很清新,一看布局,也许很容易使人记起中国清季的任渭长的作品,但他所画的是仙侠高士,瘦削怪诞,远不如这些的健康;而且对于中国现在看惯了斜眼削肩的美女图的眼睛,也是很有澄清的益处的。”

1933年7月,由邹韬奋翻译的《革命文豪高尔基》登出了出版广告,鲁迅见到后,立即写信给邹韬奋,称赞此书是“给中国青年的很好的赠品”,并说,“我以为如果能有插图,就更加有趣味。我有一本《高尔基画像集》,从他壮年至老年的像都有,也有漫画。倘要用,我可以奉借制版。制定后,用的是那几张,我可以将作者的姓名译出来。”后来,此书果然插入了鲁迅推荐的多幅插图,图文并茂,增色不少。

三、鲁迅与版式设计

邱陵在《书籍装帧艺术简史》中这样评价鲁迅:“他对一本书的关心,并不仅仅着眼于一张封面画。为了使一本书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除了对内容进行精心校勘以外,还十分注意使它从内容到形式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从插图、封面、题字、装饰、版式,直到纸张、装订、书边切或不切、标点的位置大小,他都是非常细心考究的。”

的确是这样。除了封面与插图,鲁迅对版式设计等方面也非常重视。他重视借鉴外国图书的装帧经验,把书刊装帧得更加美观大方,富有文化底蕴。他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

“我于书的形式上有一种偏见,就是在书的开头和每个题目前后,总喜欢留些空白,所以付印的时候,一定明白地注明。但待排出寄来,却大抵一篇一篇挤得很紧,并不依所注的办。查看别的书,也一样,多是行行挤得极紧的。较好的中国书和西洋书,每本前后总有一两张空白的副页,上下的天地头也很宽。而近来中国的排印的新书则大抵没有副页,天地头又都很短,想要写上一点意见或别的什么,也无地可容,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以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读书之乐’,且觉得仿佛人生已没有‘余裕’,‘不留余地’了。”

后来,鲁迅更明确地说:“我先前在北京参与印书的时候,自己暗暗地定下了三样无关紧要的小改革,来试一试。一,是首页的书名和著者的题字,打破对称式;二,是每篇的第一行之前,留下几行空白;三,就是毛边。”

关键词:鲁迅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