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论鲁迅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贡献

论鲁迅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贡献
2023-09-04 18:58:25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鲁迅从小喜欢有插图的书。他认为,插图能增加读者的兴趣,增强作品的吸引力。他说:“欢迎插图是一向如此的,记得十九世纪末,绘图的《聊斋志异》出版,许多人都买来看,非常高兴的。而且有些孩子,还因为图画,才去看文章。”

其实,岂止是孩子,大人也是如此。鲁迅晚年曾请在苏联学习的曹靖华代买一部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并说,他主要不是对小说感兴趣,不过是要看看其中的插图。当捷克汉学家普实克决定翻译他的小说集《呐喊》,并问要何报酬时,鲁迅说,只希望“给我几幅捷克古今文学家的画像的复制品或者版画……倘若这种画片难得,就给我一部捷克文的有名文学作品,要插图很多的本子,我可以作为纪念。”。

鲁迅还认为,中国文字太难,一般群众难以掌握,而插图则一目了然,比文字更形象、更直观。他说:“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字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他认为,好的插画,比一张油画的力量要大。他并不反对青年创作大型油画,但希望他们一样看重并努力于连环图画和书报的插图。

鲁迅经营出版的书籍,无论是他自己的译著,还是他人的译著,都很重视作品的插图。

1927年,鲁迅在广东编定《朝花夕拾》并作长篇后记。他特别就《二十四孝图》和《无常》两文中涉及的中国人关于孝道和阴间的观念和想象进行了深入的考证研究和分析批判。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两文中涉及的人物和故事,鲁迅特意搜集并插入《曹娥投江寻父尸》插图两幅、老莱子娱亲插图三幅、活无常与死有分插图各一张以及《玉历鈔传》相关插图四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因找不到与自己幼时在目连戏或迎神赛会上见过的活无常一样的插图,鲁迅便亲自动笔画了一幅记忆中的活无常:“(他)蹙紧双眉,捏定破芭蕉扇,脸向着地,鸭子浮水似的跳舞起来。”鲁迅还在插图边题上活无常的名言:“那怕你,铜墙铁壁!”这是鲁迅创作并发表的唯一一幅绘画、插图作品。《朝花夕拾》也是唯一由鲁迅自己插图的鲁迅作品集。

鲁迅喜欢在作品和刊物中插入作者的照片或画像。他翻译出版的文学作品《一个青年的梦》《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小约翰》《毁灭》《山民牧唱》《俄罗斯的童话》《死魂灵》和文艺论著《艺术论》《文艺与批评》等都插入作者的照片或画像。他所编辑的刊物如《奔流》《译文》中也经常插入相关作家的肖像。对此,鲁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1934年10月16日,鲁迅在《译文》第一卷第二期发表了一幅纪德的木刻肖像,并同时发表纪德的短文《描写自己》和日本作家石川涌的《述说自己的纪德》。鲁迅评论道:“每一个世界的文艺家,要中国现在的读者来看他的许多著作和大部的评传,我以为这是一种不看事实的要求。所以,作者的可靠的自叙和比较明白的画家和漫画家所作的肖像,是帮助读者想知道一个作家的大略的利器。《描写自己》即由这一种意义上,译出来试试的。”鲁迅在其翻译的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之首,插入普氏站立半身相一张,长发分披,须眉浓重,目光炯炯,严肃刚毅,左手扶腰带,作沉思状,很能显示其思想家、革命家的性格。鲁迅译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也印有卢氏的画像,身材魁梧,天庭饱满,戴圆边眼镜,目视前方,神定气闲,沉稳而睿智。

他编辑的刊物《奔流》,大量刊载作家的画像,如果戈理、托尔斯泰、易卜生、谢德林和契诃夫等。1928年7月24日,鲁迅在《奔流》第一卷第二期发表译文布哈林的《苏维埃联邦从Maxim Gorky期待着什么?》,同时插入一幅很夸张的漫画化的高尔基头像,满脸皱纹,作沉思状,颇有历史的沧桑感。在头像前后,叠加了俄罗斯人民从奋起抗争,到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奋斗历程。前方叠加的佛像、花瓶则象征了东方文化。整幅画作以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脚踏东西文化,思索人类命运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鲁迅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