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山东内容 国际表达
齐鲁大地 :
当前位置:山东频道首页 > 艺术 > 正文

“第六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中国艺术院校校长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第六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中国艺术院校校长论坛”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
2025-04-20 11:31:33 来源:中华网山东频道

李彤分享了南艺在优化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举措与探索。他认为,AI时代是从互联网时代到智能时代的转变,不仅仅是工具智能性的增加,更带来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这次智能时代的改革目标与核心理念是培养能驾驭未来的创新型艺术人才。

改革核心理念确立技术赋能艺术的底层逻辑,将人工智能视为驱动艺术创新、拓展创作边界的重要驱动力;推行交叉重塑生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开放协同的跨学科教育体系;强化实践创作创新,通过真实项目驱动教学,产教研融合,解决艺术创作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痛点;坚持人文引领未来,在技术浪潮中坚守艺术本体价值,加强AI伦理与文化思辨能力培养。

同时,李彤从优化顶层设计,引领专业转型;重构课程体系,深入贯彻OBE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提升智能化与实践性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学校以系统性重构与全方位升级改革为引领的具体举措。

内蒙古艺术学院院长闫艳

闫艳谈到,“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教育”是极具AI时代的特色命题,需要每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和主动回应。”内蒙古自治区依托“科技兴蒙”行动,以“数智变革”打造边疆教育新生态。内蒙古艺术学院响应号召,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师能力提升、管理模式变革、多场景建构等五个方面积极探索,努力打造从数字到素质的育人体系,让学生获得泛在的、便捷的、沉浸式体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边疆地区艺术人才培养。

学校还将依托人工智能微专业模式,开发相关课程、专业,推动AI技术全面融入现有本科专业;开设AI就业工作坊,优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以AI赋能艺术人才就业;设立AI艺术创作实验室,配备高性能算力设备与开源工具库;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使用AIGC进行艺术创作;引入AI驱动的教务管理系统,提高人才培养质效;部署AI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

人工智能技术对艺术教育而言,既是挑战传统艺术教育边界的“破壁者”,也是拓展教育可能性的“赋能者”。内蒙古艺术学院将抓住机遇,努力培养能驾驭技术、传承文化、创新表达的新时代边疆艺术人才,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艺术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艺术人才贡献力量。

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谢斌

谢斌分享了广西艺术学院作为民族地区的艺术类院校,面对人工智能重塑的教育生态,也在深刻思考如何以科技赋能守护民族文化根脉,培育面向东盟的创新能力。

他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四方面,分享了广西艺术学院在人工智能赋能艺术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第一,构建“智能+”教学体系,打造卓越人才自主培养高地。构建智能驱动的专业与课程体系,夯实人才培养根基。探索个性化的多元育人模式,重塑创新育人生态。建设智能化的质量支撑体系,推动教学全过程精准管理。第二,搭建“艺术+科技”平台,构筑科研育人创新格局。学校将“人工智能+”理念融入科研体系,不断激活激发师生的科研创新活力。建设智慧科研平台,提升科研与教学协同效能。强化科研项目引领,打造育人示范高地。推动特色品牌数智升级,构建融合创新育人模式。第三,深化社会实践融合机制,培育艺术传承创新动能。融通政产企校资源,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推动艺术人才服务区域发展。拓展智能化社会美育生态,重塑传统文化数字体验。第四,创建国际合作模式,构建中国-东盟艺术教育共同体。深化国际合作办学,构建共享共建平台。增强区域文化交流品牌,推动跨境艺术创新。未来也将继续坚持根植本土、多元融合、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新基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圆桌论坛Ⅱ

第二场圆桌论坛以“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数智社会的学科交叉与知识生产”为议题,由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邱志杰、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主持,九位艺术院校校长围绕主题,展开探讨与碰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

关键词:中国艺术院校校长论坛

为您推荐

下载中华网山东APP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山东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shandong@zhixun.china.com
山东频道商务合作热线:0531—86666666